溺音
nì yīn
  • 拼 音:nì yīn
  • 注 音:ㄋㄧˋ ㄧ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谓淫溺的音乐。与正音、雅音相对言。《礼记·乐记》:“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自雅声浸微,溺音腾沸。”

  • 基本含义
    指因沉迷于声色而耽误学业、工作或事业。
  • 详细解释
    溺音一词源自《荀子·劝学》:“溺于声色,亦不可长也。”意为沉溺于声音和色彩,指人们过于追求享乐而忽视了学习、工作或事业的重要性。这个成语警示人们不要过度追求短暂的享乐,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事务。
  • 使用场景
    溺音这个成语常用于教育、工作和生活中,用来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娱乐活动,而忽视了自己的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的事情。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荀子·劝学》。荀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在《劝学》一篇中提到了“溺于声色”的问题,警示人们不要沉迷于短暂的享乐,而忽视了学习和事业的重要性。
  • 成语结构
    溺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溺”表示沉溺、沉迷,第二个字“音”表示声音、音乐。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表达了人们沉迷于声音和色彩,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事务的意思。
  • 例句
    1. 他整天只顾着听音乐、看电影,已经完全溺音了。2. 她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社交媒体上,完全忽视了自己的学业,真是溺音至极。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溺音这个成语:1. 将“溺音”拆分成两个部分,“溺”和“音”,并理解其含义。2. 想象一个人沉溺于音乐声中,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学业或工作。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溺音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成语,如“沉迷于”、“迷恋”等,以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不想溺音,要好好学习。初中生:他整天沉迷于游戏,已经完全溺音了。高中生:她为了追求音乐梦想,溺音了大部分的时间。大学生:大家要警惕溺音,努力学习,追求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