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
wū tuō bāng
  • 拼 音:wū tuō bāng
  • 注 音:ㄨ ㄊㄨㄛ ㄅㄤ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十六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所著书名的简称。作者在书里描写了他所想象的实行公有制的幸福社会,并把这种社会收做“乌托邦”,意即没有的地方。后来指不能实现的愿望、计划等。

  • 英文翻译

    1.Utopia

  • 详细解释

    ◎ 乌托邦 Wūtuōbāng
    [Utopia] 本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Thomas More)所著书名的简称。作者在书里描写了他所想像的没有阶级的幸福社会,并把这种社会叫做“乌托邦”,意即没有的地方。后来就用乌托邦指不能实现的理想
    理想中最美好的国家。本为 英国 空想社会主义者 莫尔 (ThomasMore)所著书名。书里描写了他所想象的没有阶级的幸福社会。后泛指不能实现的空想境界。 胡适 《井田辨·答廖仲恺胡汉民先生的信》:“《周礼》一书,我起初只承认他是 战国 末年的一部大乌托邦。” 邹韬奋 《苦闷与认识》:“倘若希望有个现成的理想的环境,那是只有到乌托邦去。”

  • 基本含义
    乌托邦指的是一个理想化的、不存在的完美社会或理想境地。
  • 详细解释
    乌托邦一词来自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该书描绘了一个没有贫富差距、没有犯罪和战争、人人平等和和谐共处的理想社会。乌托邦这个词后来被引申为指代任何不切实际或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
  • 使用场景
    乌托邦常用于讨论社会政治问题、社会改革和理想社会的设想等方面。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不切实际的设想或幻想,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些不切实际的社会主义理论。
  • 故事起源
    乌托邦一词最早出现在16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莫尔的著作《乌托邦》中。这本书描述了一个理想社会的构想,以此来批评当时的社会现象。
  • 成语结构
    乌托邦是由“乌”和“托邦”两个词组成的。其中,“乌”表示黑暗、虚幻,而“托邦”则指的是理想的社会。
  • 例句
    1. 他的设想完全是一个乌托邦,根本无法实现。2. 这个政治理论听起来很美好,但却是一个乌托邦。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乌托邦与“乌鸦飞过天空”联想在一起。乌鸦是黑色的,代表着黑暗和虚幻。这样,你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乌托邦的意思。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了解更多关于乌托邦理论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我们的学校是一个没有作业的乌托邦。2. 初中生:他总是幻想着自己能够进入一个乌托邦,没有压力和烦恼。3. 高中生:乌托邦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但在现实中很难实现。4. 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实现社会公平,而不是沉浸在乌托邦的幻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