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言
sòng yán
  • 拼 音:sòng yán
  • 注 音:ㄙㄨㄙˋ ㄧ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责备的话。《魏书·尒朱荣传》:“今海内草草,异口一言,皆云大行皇帝,鴆毒致祸。臣等外听讼言,内自追测。” 宋 沉遘 《谢两府三启》:“伏念某早繇曲学,亲得盛时,一登备於儒林,遂进陪於法从,汔无称道,宜有讼言。”
    (2).公开说,明说。讼,通“ 公 ”。《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尚恐不胜诸 吕 ,未敢讼言诛之。” 裴駰 集解:“ 徐广 曰:‘讼,一作公也。’ 駰 按: 韦昭 曰,讼犹公也。” 清 姚鼐 《<南园诗存>序》:“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於章奏者, 钱侍御 一人而已。”

  • 基本含义
    指在争论、辩论中使用言辞辩论,争辩不休。
  • 详细解释
    讼言是由“讼”和“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讼,指的是争论、辩论;言,指的是言辞、语言。讼言形容人在争论、辩论中使用言辞辩论,争辩不休。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争辩时口才非常好,善于辩论。
  • 使用场景
    讼言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辩论激烈、争辩不休的场景。它可以用于描述两个人在争论中互相辩驳,或者用于形容一个人在辩论中表现出色。
  • 故事起源
    讼言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故事中,主父偃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他非常善于辩论,口才极为出众。有一次,晋国大夫们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主父偃就展示了他的辩论技巧,辩驳得非常出色。后来,人们就用“讼言”来形容主父偃的辩论才能。
  • 成语结构
    讼言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讼”是动词,“言”是宾语。
  • 例句
    1. 他们在会议上争辩了整整一个下午,讼言不休。2. 两位律师在法庭上展开激烈的讼言,争得面红耳赤。
  • 记忆技巧
    记忆讼言这个成语可以从其含义出发。讼言形容人在争论、辩论中使用言辞辩论,争辩不休。可以想象两个人激烈争论的场景,他们互相辩驳,口才非常好,讼言不休。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辩论和口才有兴趣,可以学习一些辩论技巧和演讲技巧,提高自己的辩论能力和口才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讼言,争论谁的答案更正确。初中生:辩论赛上,两个队伍的成员讼言不休,争夺冠军的称号。高中生:在学生会选举中,候选人们进行了激烈的讼言,争取选民的支持。大学生:在研讨会上,学者们就该问题展开了长时间的讼言,争论各自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