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螺
ní luó
  • 拼 音:ní luó
  • 注 音:ㄋㄧˊ ㄌㄨㄛ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一种无脊椎动物。壳卵圆形,薄而脆。体肥,略带黄色,不能全部缩入壳内。生活于浅海泥滩上,我国沿海各地均产。可供食用。也称吐铁、土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蓼螺》:“今 寧波 出泥螺,状如蚕豆,可代充海错。”《说郛续》卷四二引 明 屠本畯 《海味索隐·土铁歌》:“土铁,一名泥螺,出 南田 者佳。”

  •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固执、顽固不化,不肯屈服或改变。
  • 详细解释
    泥螺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泥”和“螺”。泥指的是黏土,螺指的是螺壳。泥螺寓意着像螺壳一样,坚硬而顽固的态度或行为。
  • 使用场景
    泥螺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固执己见,不愿意屈服或改变。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问题上一意孤行,不肯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 故事起源
    关于泥螺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根据成语的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螺壳坚硬的螺,不管外界如何变化,它仍然保持原来的形状。这个形象化的比喻被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的固执顽固。
  • 成语结构
    泥螺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就像是个泥螺,对于别人的建议毫不考虑。2. 这个项目的领导非常泥螺,不肯听取其他人的意见。3. 她的性格很泥螺,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习惯。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方式记忆泥螺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坚硬的螺壳,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它始终保持不变。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它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固执顽固有关的成语,比如“铁石心肠”、“一根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弟弟真是个泥螺,从不听我的话。初中生:他在学习上非常泥螺,总是坚持自己的方法。高中生:老师的教学方法有时候太泥螺了,不够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