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括
tiē kuò
  • 拼 音:tiē kuò
  • 注 音:ㄊㄧㄝ ㄎㄨㄛ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唐制,明经科以帖经试士。把经文贴去若干字,令应试者对答。后考生因帖经难记,乃总括经文编成歌诀,便于记诵应时,称“帖括”。《新唐书·选举志上》:“进士科起於 隋 大业 中,是时犹试策。 高宗 朝, 刘思立 加进士杂文,明经填帖,故为进士者皆诵当代之文,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夹带怀挟》:“如古所谓帖括者,则又仅可资诵习,而於文义多致面墙。”
    (2).比喻迂腐不切时用之言。《明史·熊廷弼传》:“疆埸事,当听疆埸自为之,何用拾帖括语,徒乱人意,一不从,輒怫然怒哉!”
    (3).泛指科举应试文章。 明 清 时亦用指八股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 金 又买异姓儿,私子之。延儒师,教帖括业。”《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论 余大先生 的举业,虽不是时下的恶习,他要学国初帖括的排场,却也不是中和之业。”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诗:“应制臺阁体,和声帖括诗。” 鲁迅 《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 宋 重理学而有高帽破靴, 清 重帖括而有‘且夫’‘然则’。”

  • 基本含义
    指紧密地贴附在一起,形容事物相互依附,互相关联。
  • 详细解释
    帖括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帖和括。帖的意思是贴附,括的意思是围绕。帖括的意思是指紧密地贴附在一起,形容事物相互依附,互相关联。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之间关系紧密,相互依存的情况。
  • 使用场景
    帖括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际关系、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例如,可以说某个团队的成员之间关系帖括,意思是他们之间合作紧密,相互依赖,共同努力。
  • 故事起源
    关于帖括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来源,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形象都比较明显。帖括的形象就像两个事物紧密地贴附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个形象可以用来比喻人际关系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帖括这个成语的意义和形象都比较直观。
  • 成语结构
    帖括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帖和括。
  • 例句
    1. 他们之间的关系帖括,互相帮助。2. 这个项目的各个部分都帖括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帖括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个事物紧密地贴附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形象,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帖括这个成语可以延伸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之间的关系帖括,大家都是好朋友。2. 初中生:家庭和学校是我成长过程中帖括的两个重要部分。3. 高中生:团队合作的关键是成员之间关系的帖括,只有紧密合作才能取得好的结果。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帖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希望这个关于“帖括”词语的学习指南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