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 音:tōu mò
- 注 音:ㄊㄡ ㄇㄛˋ
- 繁体字:
-
- 基本解释
亦作“媮末”。指鄙薄衰败的风俗。
-
- 基本含义
- 指偷窃行为的末端,即最终被发现的结果。
-
- 详细解释
- 偷末一词中的“偷”指偷窃行为,“末”指末端、结果。偷末形容的是偷窃行为最终被发现的情况,暗示作恶者最终难逃法网,行为终将败露。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犯罪行为被揭露或秘密被发现的情况。也可用于比喻其他事物被揭露或被发现的情况。
-
- 故事起源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说齐国有个贾生,他在齐国宰相的家里偷东西。贾生在偷窃时,总是能避开守卫和监视。然而,他的偷盗行为最终还是被发现,从而暴露了他的真实面目。后来,人们就用“偷末”来形容偷窃行为最终被揭露的情况。
-
- 成语结构
- 偷末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字组成。
-
- 例句
- 1. 他的偷窃行为终于偷末了,被警察逮捕了。2. 这个公司的贪污行为最终被揭露,偷末不得善终。
-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偷末”与偷窃行为最终被发现的情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偷窃者在逃避追捕的过程中,最终被发现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偷窃相关的成语,如“偷天换日”、“偷鸡摸狗”等,以丰富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偷了同学的铅笔盒,结果被老师发现,偷末了!2. 初中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偷看试卷,结果考试时被老师抓住,偷末了。3. 高中生:那个学生在考试时作弊,最终被监考老师发现,偷末了。4. 大学生:他们公司的贪污行为最终被揭露,偷末不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