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珰
míng dāng
  • 拼 音:míng dāng
  • 注 音:ㄇㄧㄥˊ ㄉㄤ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指首饰。金玉所制,晃击有声,故称。 唐 裴思谦 《及第后宿平康里》诗:“银缸斜背解鸣璫,小语偷声贺玉郎。” 前蜀 韦庄 《怨王孙》词:“玉蝉金雀,宝髻花簇鸣璫,绣衣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有四丽人,敛袵鸣璫,给事左右。”

  • 基本含义
    形容器物被敲打后发出悦耳声音。
  • 详细解释
    鸣珰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鸣”指发出声音,“珰”指古代用于敲击的石器。这个成语形容敲打器物后发出悦耳声音,比喻音乐、歌声或其他声音美妙动听。
  • 使用场景
    鸣珰一词常用于形容音乐声、歌声或其他声音的优美动听。可以用来形容音乐会、演唱会、戏剧表演等艺术表演中的悦耳声音。也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界中的美妙声音,如鸟鸣、风声等。
  • 故事起源
    《荀子·劝学》中有一句话:“鸣珰不用于朝,白刃不用于市。”这句话意味着宝贵的东西不应该被用于平凡的场合。后来,人们将“鸣珰”引申为美妙声音的比喻。
  • 成语结构
    主语+鸣珰
  • 例句
    1. 演唱会上,歌手的嗓音像鸣珰一样动听。2. 秋天的夜晚,蝉鸣声像鸣珰一样美妙。
  • 记忆技巧
    将“鸣珰”与美妙的声音联系起来,想象敲击器物后发出的悦耳声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音乐、声音相关的成语,例如“鸟语花香”、“钟灵毓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到了一阵鸟鸣,声音就像鸣珰一样悦耳动听。2. 初中生:音乐会上,钢琴的声音像鸣珰一样美妙。3. 高中生:这个歌手的嗓音真是鸣珰,每次听他唱歌都感觉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