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书
pì shū
  • 拼 音:pì shū
  • 注 音:ㄆㄧˋ ㄕ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冷僻的书籍;极罕见的书籍。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温庭筠》:“ 令狐綯 曾以旧事访於 廷筠 ,对曰:‘事出《南华》,非僻书也。’”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三:“ 唐 高祖 太宗 武德 贞观 初,因 隋 制以吏部典选,后人滋多,判目近浅,乃採经籍古义、僻书隐言以试之,唯恐选人之知。”《明史·李昌祺传》:“预修《永乐大典》,僻书疑事,人多就质。” 鲁迅 《二心集·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两浙古本考》虽然并非僻书·但中学生诸君也并非专治文学史者,恐怕未必有暇涉猎。”

  • 基本含义
    指罕见、少有人知道的书籍或知识。
  • 详细解释
    僻书一词源自《后汉书·李固传》:“李固以文学僻书,无所事网,每出言语,独为己说。”指的是李固所读的书籍非常罕见,并且他所掌握的知识也很少有人知道。后来,僻书成为了指代罕见书籍或知识的成语。在现代,僻书也常用来形容某些领域或学科中的深奥、高深的知识。
  • 使用场景
    僻书常用于形容某些书籍或知识非常罕见、少有人知道的情况。可以用来描述某人拥有深奥的学问或了解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 故事起源
    故事起源于《后汉书·李固传》,描写了李固所读的书籍非常罕见,并且他所掌握的知识也很少有人知道。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 例句
    1. 他对这个领域的僻书了解得非常深。2. 这本书是一部真正的僻书,很少有人读过。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僻书”拆解为“僻”和“书”,“僻”可以理解为罕见的意思,“书”则是指书籍。通过将两个部分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后汉书·李固传》的故事背景,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僻见”、“僻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本书是一本很僻的书,我觉得很好看。2. 初中生:老师讲的那些概念对我来说太僻了,我完全听不懂。3. 高中生:他对历史上的一些僻书非常熟悉,经常能给我们讲一些很有趣的故事。4. 大学生:这本书是一本很僻的哲学著作,很少有人读过。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僻书”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