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席
zhěn xí
  • 拼 音:zhěn xí
  • 注 音:ㄓㄣˇ ㄒ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枕席,枕席儿 zhěnxí,zhěnxír
    (1) [pillow mat]∶铺在枕头上的凉席。也叫“枕头席儿”
    (2) [bed]∶枕头和席子,泛指床榻
    不安枕席
    (3) [to lie in complete disarray or lie about on each other]∶枕籍

  • 近义词

    床笫

  • 英文翻译

    1.(铺在枕头上的凉席) a mat used to cover a pillow; pillow mat

  • 详细解释

    (1).枕头和席子。也泛指床榻。《礼记·丧大记》:“含一牀,袭一牀,迁尸于堂又一牀,皆有枕席。”《吕氏春秋·顺民》:“欲深得民心……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 唐 王维 《千塔主人》诗:“所居人不见,枕席生云烟。” 明 孙仁儒 《东郭记·为衣服》:“两下里都深念,为君枕席未曾沾,一夜里缝就寒衣怯指尖。”
    (2).夏天铺在枕头上的凉席。
    (3).指男女媾欢。 三国 魏 曹植 《种葛篇》:“与君初婚时,结髮恩义深。欢爱在枕席,宿昔同衣衾。”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枕席恩深,山河盟重,转爱成畏,积溺成迷。”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王侃》:“ 璇 骇曰:‘兄遇妖矣……兄溺爱枕席,必不以弟言为是。’”
    (4).比喻安适之地。参见“ 枕席过师 ”。
    犹枕藉。《淮南子·本经训》:“民之专室蓬庐,无所归宿,冻饿飢寒死者,相枕席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周秦》:“ 赵高 以峻文决罪於内,百官以峭法断割於外,死者相枕席,刑者相望。”《汉书·贾捐之传》:“民众久困,连年流离,离其城郭,相枕席於道路。” 颜师古 注:“席即藉也。”

  • 基本含义
    指席地而坐,也指借宿。
  • 详细解释
    枕席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枕”指的是头枕在枕头上,第二个字“席”指的是床上的席子。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席地而坐,也可以表示借宿。在古代,席子是人们用来坐卧的家具,因此“枕席”一词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坐卧在地上,或者是借宿在他人家中。
  • 使用场景
    1. 形容人们在地上坐卧,或者是借宿在他人家中。例如:“他们在山野里枕席而坐,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2. 比喻无家可归,四处流浪。例如:“他因为家庭问题,不得不四处枕席。”
  • 故事起源
    成语“枕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孔子世家》。相传,孔子曾经四处游学,有一次他来到了楚国。在楚国期间,孔子在一位叫做陈子禽的学者家借宿。陈子禽非常尊敬孔子,为了表示对孔子的尊重,他特意准备了一张席子让孔子坐卧。孔子非常感动,于是对陈子禽说:“真是不好意思,我在陈家枕席。”从此,“枕席”一词就成为了表示借宿的成语。
  • 成语结构
    成语“枕席”的结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第一个字“枕”是动词,表示头枕在枕头上;第二个字“席”是名词,表示床上的席子。
  • 例句
    1. 他们在山野里枕席而坐,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2. 因为家庭问题,他不得不四处枕席。
  •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枕席”的技巧可以通过联想来进行。例如,可以想象自己在野外旅行时,没有席子可以坐卧,只能枕着自己的背包过夜。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1. 学习成语的起源和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2. 了解成语的使用场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运用成语,使语言更加地生动有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朋友们在沙滩上枕席而坐,享受着阳光和海浪的美丽。2. 初中生:因为地震,很多人不得不在露天地方枕席,过夜。3. 高中生:大学生活让我四处枕席,体验了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