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债
yán wáng zhài
  • 拼 音:yán wáng zhài
  • 注 音:ㄧㄢˊ ㄨㄤˊ ㄓㄞ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高利贷。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我自甘这样用去若干生命,不但不以生命来放阎王债,想收得重大的利息,而且毫不希望一点报偿。”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省得老头一看见我就皱眉头,像欠了他的阎王债似的。”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四二:“他不能卖他的女儿,可是 老张 的债是阎王债,耽搁一天,利钱重一天。”

  • 基本含义
    指欠下的债务,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要偿还。
  • 详细解释
    阎王,佛教中的地狱之王,负责管理人们死后的轮回。阎王债比喻欠下的债务,无论是金钱上的借贷,还是道义上的责任,都要如数偿还。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欠下的债务或责任必须要偿还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负债累累、拖欠债务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应该承担的责任或义务不能逃避。
  • 故事起源
    阎王债的起源故事有多种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是关于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相传,杜牧曾因为对朝廷不满而离开京城,到江南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一天,他在上海的一家酒楼醉酒后,借了店主一千两黄金。然而,杜牧却没有还钱,而是逃往了苏州。店主只好向当地县官告状,县官找到杜牧并要求他还债。杜牧被逼无奈,只好写了一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给县官,希望能借此推脱还债的责任。然而,县官并不答应,坚持要求杜牧还钱。最终,杜牧只好还清了债务。这个故事流传开来,人们就用“阎王债”来形容欠下的债务必须要偿还的情况。
  • 成语结构
    阎王债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负债累累,欠下了一大笔阎王债。2. 这次事故发生了,我们必须要偿还阎王债。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阎王债”与欠债必须偿还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阎王在背后催促要偿还债务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债务相关的成语,比如“债台高筑”、“债多不愁”等,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欠了妈妈一份家务,这是我的阎王债。2. 初中生:我欠了同学十元钱,这是我的阎王债。3. 高中生:我欠了老师一篇作文,这是我的阎王债。4. 大学生:我欠了朋友一顿饭,这是我的阎王债。5. 成年人:我欠了银行一笔贷款,这是我的阎王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