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典
píng diǎn
  • 拼 音:píng diǎn
  • 注 音:ㄆㄧㄥˊ ㄉㄧㄢ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公平的律令。《后汉书·陈忠传》:“臣 忠 心常独不安,是故临事战惧,不敢穴见有所兴造,又不敢希意同僚,以谬平典。”《隋书·刑法志序》:“岁布平典,年垂简宪。”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持法》:“臣守平典,庶无寃滥,虽死不恨也。”
    (2).平板质实。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序》:“ 孙绰 、 许询 、 桓 、 庾 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 建安 风力尽矣。”
    (3).和平典雅。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文》:“其文皆宗 康 李 ,然能更造平典,虽曰大輅始於椎轮,层冰由於积水,亦由其禀气和粹,正得其平耳。” 章炳麟 《论式》:“ 简文 变古,志在桑中, 徐 庾 承其流化,平典之风,於兹沫矣。”

  • 基本含义
    平典指的是平和安定的时代,也可指社会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的状态。
  • 详细解释
    平典是由“平”和“典”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平指平稳、安定,典指典章、法度。平典指的是社会和谐稳定、法纪严明的时代。
  • 使用场景
    平典一词常用于描述社会安定、法治有序的时代,也可以用来形容家庭和睦、生活平静的状态。
  • 故事起源
    平典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中,形容刘备统治下的蜀汉时期。刘备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有益于人民的政策,社会治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由于刘备注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因此蜀汉时期被称为“平典之世”。
  • 成语结构
    平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个国家正在努力实现社会的平典。2. 在他的领导下,我们过上了平典的生活。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平典与平和安定的时代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社会和谐、法治有序的场景,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以及历史上的平典时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氛围非常平典,同学们友好相处,没有争吵和打架的情况。2. 初中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实现真正的平典,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安定和谐的生活。3. 高中生:作为未来的公民,我们应该为实现社会的平典而努力,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