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纳
tǔ nà
  • 拼 音:tǔ nà
  • 注 音:ㄊㄨˇ ㄣㄚ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吐故纳新。道家养生之术。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新唐书·宦者传上·高力士》:“朕将吐纳导引,以天下事付 林甫 ,若何?”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摶 不知吐纳修养之理,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圣世?” 清 孙枝蔚 《题华山高枕图寿吴香林》诗:“那用仙家吐纳频,陶然一枕自生春。”
    (2).泛指呼吸。 鲁迅 《坟·杂忆》:“因此我常常欣慕现在的青年,虽然生于 清 末,而大抵长于 民国 ,吐纳共和的空气,该不至于再有什么异族轭下的不平之气,和被压迫民族的合辙之悲罢。”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五:“心脏的每一回跳动,鼻息的每一回吐纳,都奏出‘我爱着你’那句话的激动的节拍。”
    (3).犹吞吐。吐出与吞进。 汉 王粲 《游海赋》:“苞吐纳之弘量,正宗庙之纪纲。” 晋 郭璞 《江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吐纳江流九派小,平压雉堞群峰低。”
    (4).比喻贸易,买卖。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商品的生产和吐纳的中心,手工业作坊和批发行号的所在地,集中着数量相当巨大的后备手工业工人和小商摊贩。”
    (5).言谈;谈吐。《魏书·元翼传》:“美姿貌,善吐纳,兼有将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竺道生》:“吐纳问辩,辞清珠玉,虽宿望学僧,当世名士,皆虑挫词穷,莫敢酬抗。”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吐纳既风流,姿容更瓌异。”
    (6).指发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 崔 记教坊 任智方 四女皆善歌,其中二姑子,吐纳悽惋,收敛浑沦。”

  • 基本含义
    吐出和吸入呼吸。
  • 详细解释
    吐纳是由“吐”和“纳”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呼吸的过程,即吐出和吸入呼吸。在中医学中,吐纳是调节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吐纳可以调整人体的气息和精神状态。
  • 使用场景
    吐纳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主要在中医学和气功练习中使用。在中医学中,吐纳可以用来治疗一些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在气功练习中,吐纳是一种调节身心健康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平衡身体的能量,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 故事起源
    吐纳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根据古代医学家的观察和实践,他们发现通过调节呼吸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目的。
  • 成语结构
    吐纳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吐”和动词“纳”组成。其中,“吐”表示呼出,指呼气;“纳”表示吸入,指吸气。
  • 例句
    1. 练习吐纳可以帮助你调整身心状态。2. 医生建议他每天进行吐纳练习以改善呼吸问题。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吐纳这个成语:1. 将吐纳拆分为“吐”和“纳”,分别表示呼气和吸气。2. 想象自己在练习吐纳时,通过呼气和吸气调整身体的气息和精神状态。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吐纳感兴趣,可以学习中医学和气功练习的基本知识,了解更多关于吐纳的方法和技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早晨都会进行吐纳练习来放松身心。2. 初中生: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我会通过吐纳来调整自己的状态。3. 高中生:参加考试之前,我会进行吐纳练习来缓解紧张情绪。4. 大学生:吐纳是我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5. 成年人: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我会利用吐纳来调整自己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