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笔
xiāo bǐ
  • 拼 音:xiāo bǐ
  • 注 音:ㄒㄧㄠ ㄅ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删改定稿。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序》:“今年自 蓝水 返於故居,整理残帙,此卷犹未失落於担头舱底,儿子某某请完之。冬十月,雨窗削笔。”

  • 基本含义
    指削减文稿的字句,使之简洁明了,也比喻修剪文章,使之更加精炼。
  • 详细解释
    削笔是一个文学修辞的手法,常用于修饰文章或文学作品。它的基本含义是削减文稿的字句,使之简洁明了。在修辞学上,削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删除冗余的词语和句子,使文章更加简练、精炼,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 使用场景
    削笔常用于写作和修订文稿的过程中。在写作时,可以通过削减冗余的词语和句子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在修订文稿时,可以通过削笔来精简文章,使之更加简洁明了,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表达力。
  • 故事起源
    削笔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其中记载了东汉末年文学家陈琳的故事。陈琳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写文章时非常注重削减冗余的词语和句子,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因此,他被后人称为“削笔陈琳”,并将削笔成语用来形容他精炼的文笔和修辞手法。
  • 成语结构
    削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削”是动词,意为削减、减去;“笔”是名词,指代写作、文稿。
  • 例句
    1. 他在写作时总是善于削笔,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2. 这篇文章需要经过削笔,删除一些冗余的词语和句子。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削”字和“笔”字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削减一支笔,象征着削减文章的冗余部分,使之更加简洁明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写作和修辞相关的成语和修辞手法,如“雕虫小技”、“画龙点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写作要削笔,我要多删掉一些词语,让文章更简单。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在写作时要削笔,精简文章,使之更加有说服力。3. 高中生:写作时要善于削笔,删除冗余的词语和句子,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