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阳
lǔ yáng
  • 拼 音:lǔ yáng
  • 注 音:ㄌㄨˇ ㄧㄤ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指 鲁阳公 。 战国 时 楚 鲁阳邑 公,传说为挥戈使太阳返回的英雄。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四:“愧无 鲁阳 德,迴日向三舍。” 唐 李白 《日出入行》:“ 鲁阳 何德,驻景挥戈?” 谭作民 《噩梦》诗:“振臂一挥心胆豪,十万横磨 鲁阳 勇。”亦作“ 鲁阳子 ”。 明 何景明 《赠李献吉》诗之一:“世无 鲁阳子 ,坐惜朱颜衰。”参见“ 鲁阳挥戈 ”。
    (2).古地名。今 河南省 鲁山县 。《汉书·地理志上》:“ 南阳郡 : 鲁阳 ,有 鲁山 。古 鲁县 。” 颜师古 注:“即《淮南》所云 鲁阳公 与 韩 战,日反三舍者也。”
    (3).复姓。 春秋 楚 公族有 鲁阳 氏。见 汉 王符 《潜夫论·志姓氏》。

  • 英文翻译

    1.a surname

  •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粗鲁、不文明。
  • 详细解释
    成语“鲁阳”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鲁”指的是粗鲁、不文明,而“阳”表示人的行为举止。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行为粗鲁、不礼貌,缺乏修养和教养。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或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粗鲁、不文明,可以用于各种日常生活场景,例如在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或者在社交场合的粗鲁言行。
  • 故事起源
    鲁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鲁颂》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的行为粗鲁、不文明,被用来批评和警示人们不要陷入这种行为状态。
  • 成语结构
    鲁阳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鲁”为形容词,表示粗鲁、不文明的意思;“阳”为名词,表示人的行为举止。
  • 例句
    1. 他的言行举止总是鲁阳不堪,没有教养。2.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要表现得太鲁阳。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将“鲁”联想为粗鲁,而“阳”联想为人的行为举止,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粗鲁、不文明。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礼仪和文明相关的成语,例如“文明斩”、“文明用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鲁阳行为让老师生气了。2. 初中生:我们应该避免鲁阳的言行,树立良好的形象。3. 高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注重修养,不要表现出鲁阳的行为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