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例
juān lì
  • 拼 音:juān lì
  • 注 音:ㄐㄨㄢ ㄌ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清 代朝廷纳资捐官的规例。分暂行事例及现行常例两种。 清 薛福成 《上曾侯相书》:“今之由捐例进者,推其本意,不过以官为市而已。”《清史稿·选举志七》:“捐例不外拯荒、河工、军需三者,曰暂行事例,期满或事竣即停,而现行事例则否……大抵贡监、衔封、加级、纪録无关銓政者,属现行事例。”

  • 基本含义
    指以自己为榜样,慷慨解囊捐赠财物。
  • 详细解释
    捐例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捐”意为慷慨解囊,将财物捐赠出去;“例”意为榜样,即以自己的行为作为他人的榜样。捐例的含义是指以自己慷慨解囊捐赠财物,以此鼓励他人效仿,成为慷慨解囊的榜样。
  • 使用场景
    捐例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慷慨解囊,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自己的行动鼓励他人参与捐赠。在日常生活中,捐例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乐于助人,善于奉献。
  • 故事起源
    捐例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寺庙。相传,寺庙的主持得到了一位慈善家的捐赠,这位慈善家慷慨解囊,捐赠了大量的财物给寺庙。主持为了感谢这位慈善家的慷慨捐赠,决定将他的名字刻在寺庙的门额上,以示纪念。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用“捐例”来形容一个人慷慨解囊,成为他人的榜样。
  • 成语结构
    捐例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捐”是动词,意为捐赠;“例”是名词,意为榜样。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记忆。
  • 例句
    1. 他经常捐款助学,真是一个捐例。2. 这位慈善家以自己的行动成为了捐例,激励了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捐例”。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高的榜样上,向下伸出手,慷慨解囊地捐赠财物。这样的形象会帮助你记住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慈善事业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慈善组织和公益项目。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捐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应该向那些帮助别人的人学习,做一个捐例。初中生:他捐赠了一大笔钱给慈善机构,成为了捐例。高中生:在社区举办的慈善义卖活动中,很多人都表现得像捐例一样慷慨解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