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
jiān dū
  • 拼 音:jiān dū
  • 注 音:ㄐㄧㄢ ㄉ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1) (动)察看并督促。
    (2) (名)做监督工作的人。
    [构成]
    并列式:监+督
    [例句]
    政府机关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作宾语)

  • 近义词

    监视

  • 英文翻译

    1.(察看并督促) supervise; superintend; control; monitoring; supervision
    2.(监督人) supervisor

  • 详细解释

    ◎ 监督 jiāndū
    (1) [supervise;preside;overlook;oversee;police;superintend;watch]∶察看并加以管理
    监督干活
    (2) [supervisor]∶从事监督工作的人
    (1).监察督促。《周礼·地官·乡师》“大丧用役则帅其民而至,遂治之” 汉 郑玄 注:“治谓监督其事。” 贾公彦 疏:“谓监当督察其事。”《隋书·炀帝纪上》:“﹝ 大业 ﹞二年春正月辛酉, 东京 成,赐监督者各有差。”《水浒传》第五六回:“叫 汤隆 打起一把钩镰鎗做样,却教 雷横 提调监督。”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我们要办一种报来监督他们。”
    (2).指督察军事。《后汉书·荀彧传》:“臣闻古之遣将,上设监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所以尊严国命,谋而鲜过者也。”《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军麾命服之序,监督方部之数,斯固国史之所详,今可得而略也。” 刘良 注:“监督,谓监督军事也。”
    (3).旧时官名。如 清 代设十三仓监督、 崇文门 左右翼监督。 清 末学堂亦设监督。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黄花鱼》:“京师三月有黄花鱼,即石首鱼。初次到京时,由 崇文门 监督照例呈进,否则为私货。”《文明小史》第四一回:“ 逢之 进堂以后,幸喜本堂监督,早奉了太守之命,派他暂充西文教习。”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七:“适因本府中学腐败,监督 秦公 受当局宠任,荣膺整理之责。”

  • 基本含义
    指监督者自己做出违法或不道德的事情。
  • 详细解释
    这个成语中的“监守”指的是监督,而“自盗”指的是自己做出违法或不道德的事情。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本应负责监督他人的人却做出了与自己职责相悖的行为,像是看守犯罪现场的警察偷走了证据一样。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负责监督他人的人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做出了不道德或违法的行为,常用于批评和讽刺的语境中。
  • 故事起源
    古代有一位官员负责监督一座宝库,他每天都要对宝库进行巡视,以确保宝物的安全。然而,这位官员却偷偷地从宝库中偷取了一些贵重的宝物。最终,他被发现了,人们用“监守自盗”来形容他的行为。
  • 成语结构
    主语+监守+自盗
  • 例句
    1. 他本应是我们的监督者,却竟然成了监守自盗的人。2. 这个官员竟然在自己负责的领域内监守自盗,实在令人愤怒。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负责监督宝库的官员偷偷从宝库中偷走宝物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同时,可以将“监守自盗”与监督者违法行为相对立的概念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监督相关的成语,例如“监守成规”、“监守自盗”等,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应该监督我们认真完成作业,而不是监守自盗玩手机。2. 初中生:班长竟然监守自盗,把同学们的零食偷吃了。3. 高中生:政府官员应该严格监督食品安全,而不是监守自盗,接受商家的贿赂。4. 大学生:这位教授本应是我们的导师,却监守自盗,抄袭了他人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