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屋
xià wū
  • 拼 音:xià wū
  • 注 音:ㄒㄧㄚˋ 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大俎,大的食器。《诗·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餘。” 毛 传:“夏,大也。” 郑玄 笺:“屋,具也。”一说指大屋。参阅 孔颖达 疏。
    (2).大屋。《楚辞·大招》:“夏屋广大,沙堂秀只。” 王逸 注:“言乃为魂造作高殿峻屋,其中广大。”《礼记·檀弓上》:“见若覆夏屋者矣。” 郑玄 注:“夏屋,今之门廡也,其形旁广而卑。”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瑶臺夏屋,不能悦其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行次,遥见夏屋中有灯火,趋之。”

  • 基本含义
    指夏天住的房屋。
  • 详细解释
    夏屋是由“夏”和“屋”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夏指夏天,屋指房屋。夏屋原指夏天住的房屋,后来引申为指临时性的住所。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夏天暂时居住的房屋或临时的住所。
  • 使用场景
    夏屋通常用于形容夏天临时的住所,可以用来描述暑期度假小屋、露营帐篷、海滩度假屋等。也可以用来比喻住所简陋、条件简单的地方。
  • 故事起源
    夏屋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故事讲述了刘邦在起义初期,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城中,形势十分危急。刘邦找到了一处较为安全的地方,让部分家人和亲信暂时居住,称之为“夏屋”。这个夏屋成为了刘邦起义的重要基地,最终帮助他成功逃离围困。
  • 成语结构
    夏屋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暑假期间,我和家人来到海边,住进了一座美丽的夏屋。2. 农民工为了省钱,只能住在简陋的夏屋里。3. 这个露营地提供了许多舒适的夏屋,吸引了很多游客。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夏天相关的景象来记忆夏屋这个成语,例如夏天的度假小屋、海滩上的遮阳棚。可以将这些景象与夏屋这个成语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刘邦起义的历史背景,以及刘邦如何成功逃离围困的故事。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夏天、住所相关的成语,例如“夏虫不可以语冰”、“室如悬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暑假我去了一次夏屋,玩得非常开心。2. 初中生:夏天来了,我想找一个夏屋避暑。3. 高中生:我计划暑假在夏屋里读书,享受一个安静的假期。4. 大学生:毕业后,我想租一个夏屋,过一个悠闲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