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口
wǎng kǒu
  • 拼 音:wǎng kǒu
  • 注 音:ㄨㄤˇ ㄎㄡ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屈服改口。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自己信得过的宗旨,便是雷霆霹靂向他头上盘旋,也不肯枉口説个不字儿。”

  • 基本含义
    说话不负责任,胡乱说话。
  • 详细解释
    枉口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说话不负责任、胡乱说话的人或行为。这个成语强调了说话的责任和准确性,警告人们不能轻易地发表不经思考和不负责任的言论。
  • 使用场景
    枉口常常用来批评那些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言论,或者用来提醒人们要慎重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枉口来形容那些随意评论他人的人,或者那些没有调查研究就随便发表意见的人。
  • 故事起源
    枉口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齐国的国君齐庄公因为听信了一些人的流言蜚语,误解了邻国晋国的意图,导致两国关系紧张。后来,齐庄公意识到自己被人误导,非常后悔。他在晋国的使者面前说:“我听信了一些胡言乱语,无端猜疑了你们,真是枉口。”从此以后,人们用“枉口”来形容说话不负责任、随意乱说的行为。
  • 成语结构
    枉口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枉”和“口”。
  • 例句
    1. 他的言辞毫无根据,完全是枉口之言。2. 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枉口之人的话。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枉口”拆分为“枉”和“口”两个部分,然后联想“枉”字的意思是“不负责任”,再联想“口”字的意思是“说话”。通过将这两个部分联想起来,就可以记住“枉口”表示说话不负责任的意思。
  • 延伸学习
    除了枉口,还有一些与说话相关的成语,如“信口开河”、“口若悬河”等,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不经过思考就乱说话,真是枉口。初中生:老师告诫我们不要随意评论他人,要避免枉口之言。高中生:在公众场合,我们应该慎重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说出枉口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