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筯
zhǐ zhù
  • 拼 音:zhǐ zhù
  • 注 音:ㄓㄧˇ ㄓ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器名。供放置筷子。 元 孔齐 《至正直记·止筯》:“ 宋 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筯瓶查斗,或银,或漆木为之,以筯置瓶中。遇入座,则僕者移授客,人人有止筯,状类笔架而小,高广寸许,上刻二半月弯,以置筯,恐坠於几而有污也。以铜为之。”

  • 基本含义
    停止用筷子
  • 详细解释
    指停止用饭,不再吃饭。
  •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某人在吃饭时突然停下来,不再继续用筷子夹菜。
  • 故事起源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中有一则故事,齐国的大夫季孙行父因为贪吃,每次吃饭都吃得很多。有一天,季孙行父去参加大宴会,吃得非常饱。正当他准备继续用筷子夹菜时,突然停下来,不再用筷子。他解释说:“我已经吃饱了,再吃就是贪婪了。”从此以后,人们用“止筯”来形容停止用饭。
  •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
  • 例句
    1. 他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结果吃到一半突然止筯了。2. 她吃了一碗面后就止筯了,说再吃就太撑了。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止筯”想象成一个人突然停下来,把筷子放在桌子上,表示不再继续用筷子夹菜。
  •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与吃饭相关的成语,如“食不甘味”、“饭来张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吃到一半突然止筯了,因为妈妈告诉我吃得太多对身体不好。初中生:他吃了一碗面就止筯了,因为他想保持身材。高中生:她在吃饭时突然止筯了,因为她听到了一个重要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