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纲
tuí gāng
  • 拼 音:tuí gāng
  • 注 音:ㄊㄨㄟˊ ㄍㄤ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衰败的纲纪。《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此诗>之四》:“頽纲既振,品物咸秩。” 刘良 注:“振,整也。言頽落纲纪既整,品物皆有次序。” 唐 李白 《明堂赋》:“廓区宇以立极,缀苍顥之頽纲。” 王琦 注:“《穀梁传疏》:上下无序,纲纪頽坏,故曰頽纲。” 唐 杨士勋 《<穀梁传>序》:“拯頽纲以继三五,鼓芳风以扇游尘。”

  • 基本含义
    指政权衰落、社会动荡的征兆。
  • 详细解释
    颓纲是由“颓”和“纲”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颓指政权衰落、社会动荡,纲指指导、规范。颓纲形容政权衰落、社会秩序失去规范,预示着社会动荡的征兆。
  • 使用场景
    颓纲一词多用于形容政权衰败、社会秩序混乱的情况。可以用来描述政治动荡、社会动乱等情况。
  • 故事起源
    《礼记·曲礼上》中有记载:“秦人有疾疢,曰颓纲。疾疢,疾也;颓纲,纲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国有疾病,就像纲失颓落一样,预示着秦国的衰败。后来人们将“颓纲”用来形容政权衰落、社会动荡的征兆。
  • 成语结构
    颓纲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颓”表示衰落、动荡的状态,名词“纲”表示指导、规范。
  • 例句
    1. 这些腐败的迹象表明,社会已经出现了颓纲。2. 政府的不作为使得社会秩序出现了颓纲。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颓纲”与政权衰落、社会动荡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想。可以想象纲失颓落的样子,以及衰败的政权所带来的社会动乱。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权衰落、社会动荡的事件,如秦朝的衰亡、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等,以加深对“颓纲”这一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纪律越来越差,已经出现了颓纲。2. 初中生:这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已经出现了颓纲。3. 高中生:政府的腐败导致社会秩序出现了颓纲。4. 大学生:这个国家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已经达到了颓纲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