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其咎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zì qǔ qí jiù ㄗㄧˋ ㄑㄩˇ ㄑㄧˊ ㄐㄧㄨˋ

    自取其咎 

    ◎ 自取其咎 zìqǔ-qíjiù

    [bring blame on oneself;have only oneself to blame] 由于不慎或自己对自己要求不严而造成祸患

    想当时因得罪于荆公,自取其咎。——《警世通言》

  • 基本含义
    自己招惹祸端,自己承担责任。
  • 详细解释
    自取其咎是一个表示自己招惹祸端、自己承担责任的成语。当一个人做出错误的决定或行为后,最终会遭受到相应的后果和惩罚。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行为和决策对自身的影响,警示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自寻烦恼。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提醒他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避免犯错误。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比如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犯错后被批评或受到惩罚时的情景。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当时,齐国的国君昭公为了报复晋国,派遣大夫子产去刺杀晋国国君。然而,子产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善良的老人,老人劝告他不要行凶,否则将会自取其咎。子产听从了老人的劝告,没有刺杀晋国国君。最终,昭公的阴谋败露,齐国受到了来自晋国的报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产生重大影响,要谨慎行事,避免自取其咎。
  • 成语结构
    自取其咎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自取、其、咎。其中,“自取”表示自己主动去招惹某种后果,“其”是一个代词,表示指代前文中的某个对象,“咎”表示过错或责任。
  • 例句
    1. 他不听劝告,自取其咎,最终被公司开除了。2.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自取其咎,将来会后悔的。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这个成语拆分成三个部分进行记忆。首先,记住“自取”表示自己主动去招惹后果的意思;然后,记住“其”是一个代词,指代前文中的某个对象;最后,记住“咎”表示过错或责任。将这三个部分结合起来,就能理解并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责任和行为相关的成语,比如“自食其果”、“自作自受”等。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自取其咎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没有听老师的话,自取其咎,被罚站了一节课。2. 初中生:如果你不好好学习,自取其咎,将来考试肯定会不及格。3. 高中生:他没有按时交作业,自取其咎,被老师批评了一顿。4. 大学生:如果你不努力学习,自取其咎,将来找不到好工作。5. 成年人:他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自取其咎,出了车祸。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自取其咎”。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