辙环
zhé huán
  • 拼 音:zhé huán
  • 注 音:ㄓㄜˊ ㄏㄨ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辙轘 ”。喻周游各地。 唐 韩愈 《进学解》:“昔者 孟軻 好辩, 孔 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明 李东阳 《过汶上访思圣堂》诗:“平生辙环志,且復先乡邻。” 清 魏源 《旅怀》诗之二:“优圣如 荀 孟 ,当年老辙轘。”《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果能自信则明王復作,纵使辙环终老,吾道不行,只二三门弟子为世所知,亦未尝不可各行其志。”

  • 基本含义
    指前车的车轮印迹与后车的车轮印迹重叠在一起,形成环状。比喻前车和后车的行进轨迹相同,或者前后事物相似,没有新意。
  • 详细解释
    辙环是由“辙”和“环”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辙”是车轮经过地面留下的痕迹,“环”指环状。辙环形成是因为前车和后车的车轮印迹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环状的痕迹。在引申义中,辙环比喻前车和后车的行进轨迹相同,或者前后事物相似,没有新意。
  • 使用场景
    辙环常用于形容前车和后车的行进轨迹相同,或者前后事物相似,缺乏创新。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言行举止和他人相似,缺乏个性。
  • 故事起源
    辙环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庄公十六年》。当时,晋国的庄公派人去周朝访问,周王室对庄公的举动非常赞赏,给予了很多礼物。庄公回国后,晋国的其他贵族也纷纷效仿庄公的行为,给周朝送礼。庄公看到后非常生气,认为其他贵族的行为和他重复,没有新意,就用“辙环”这个成语来形容这种情况。
  • 成语结构
    辙环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个项目的设计和之前的项目辙环,缺乏创新。2. 他的写作风格和老师的风格辙环,缺乏个性。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辙环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个车辆在同一轨道上行进,车轮的痕迹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环状的痕迹,表示前车和后车的行进轨迹相同。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模棱两可”、“雷同”等,这些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缺乏新意或创新的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的两个玩具车的车轮印迹形成了一个辙环。初中生:这个故事的情节和之前读过的故事辙环,没有新意。高中生:他的作文和同学的作文辙环,缺乏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