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监候
zhǎn jiān hòu
  • 拼 音:zhǎn jiān hòu
  • 注 音:ㄓㄢˇ ㄐㄧㄢ ㄏㄡ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即斩候决。 清 蒋良骐 《东华录·康熙二十一年》:“ 朱方旦 诡立邪説,妄言休咎,煽惑愚民,诬罔悖逆,应立斩; 顾宏齐 、 陆光旭 、 翟凤彩 甘称弟子,造刻邪书,俱斩监候。”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隔膜》:“而运命大概很悲惨,不是凌迟,灭族,便是立刻杀头,或者‘斩监候’,也仍然活不出。”参见“ 斩候决 ”。

  • 基本含义
    指罪犯被立即处决,没有等待审判的过程。
  • 详细解释
    斩监候源自古代刑罚制度,监候是指等待审判的犯人,斩则是指立即处决。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罪犯没有经过正当审判程序就被执行死刑的情况,强调了无法正当维护权益和无法得到公正判决的严重性。
  • 使用场景
    斩监候常用于形容某些情况下的草率行动或不公正的判决,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些人或机构在处理事务时不注重程序和公正。
  • 故事起源
    斩监候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刑罚制度。在古代,一些司法机构或官员可能会滥用职权,不经过正当审判就将犯人处决,以显示权威和快速解决案件。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公正和违反法律的,因此形成了成语“斩监候”。
  • 成语结构
    斩监候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斩”和名词“监候”组成。
  • 例句
    1. 这个案件中的被告被斩监候,没有经过公正审判。2. 他的草率行动就像是斩监候一样,没有经过充分考虑。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斩监候想象成一个司法系统的缺陷,即在没有正当审判的情况下立即处决犯人。可以通过与司法制度相关的图像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如法官的木槌斩下去,犯人立刻被处决。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刑罚制度和司法制度,以及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保障和公正审判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不应该斩监候,应该先经过审判。中学生:这个国家的司法制度不能允许斩监候的现象发生。大学生:斩监候是对人权的极大侵犯,我们应该倡导公正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