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壤
sān rǎng
  • 拼 音:sān rǎng
  • 注 音:ㄙㄢ ㄖㄤ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时按土质的肥瘠将耕地分为上、中、下三品,称为三壤。《书·禹贡》:“咸则三壤,成赋中邦。” 孔颖达 疏:“土壤各有肥瘠,贡赋从地而出,故分土壤为上中下。计其肥瘠,等级甚多,但齐其大较,定为三品。” 汉 扬雄 《剧秦美新》:“若復五爵,度三壤,经井田,免人役。” 唐 陆龟蒙 《幽居赋》:“颂厥土之三壤,託高风之四邻。”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行高尚,道德品质纯正。
  • 详细解释
    三壤是由“三”和“壤”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三”表示数目,意味着多个,而“壤”表示土地,代表着人的内心和品质。三壤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品行高尚,道德品质纯正,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德。
  • 使用场景
    三壤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高尚、道德品质纯正的情况。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高尚品质,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的道德风尚。
  • 故事起源
    《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丞相李斯向秦王嬴政推荐人才的情况。李斯说:“臣闻三壤者,壤壤者士也。壤不壤者,不可以为士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品行高尚、道德品质纯正,才能够成为士人。从此,三壤成为了形容人的高尚品质的成语。
  • 成语结构
    三壤的结构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形式,形容词“三”修饰名词“壤”。
  • 例句
    1. 他的为人正直,品行高尚,真是个三壤之人。2. 这个团队的成员都有着三壤的品质,非常值得信赖。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三块高高的土地上,象征着他的品行高尚、道德品质纯正。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品德修养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学习,例如“德高望重”、“言行一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老师非常好,她是一个三壤之人。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有三壤的人,受人尊敬。3. 高中生:在大学里,我要努力培养自己的三壤品质,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