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葱头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黄皮葱头huáng pí cōng tóu

    黄皮葱头是葱头的一个品种,鳞茎扁圆形或圆球至高桩形,外皮铜黄色至淡黄色,肉质微黄色。肉质致密细嫩,味甜而辛辣,品质好,水分少,辣味轻,鲜嫩好吃,是炒菜作汤的好原料。黄皮葱头耐运输,耐贮藏保存,不易抽苔,是家庭备用的好菜种。

  • 详细解释


     品种特性

    黄皮葱头的品种类型较多,主要分早熟、中熟和晚熟三大类型,其共同的特点:肉质细腻、爽口,无辛辣味,可生食,炒 食,也可脱水加工成脱水蔬菜。成株的功能叶有9~11枚,叶为管状,叶面有蜡粉,深绿色。鳞茎外皮浅棕黄色,肥厚的鳞片为黄白色,鳞茎盘较小,鳞茎形态不一。扁圆形者纵、横径比为1:1.5~1.6,颈部较细(约2厘米),单球重约100克。圆球形者其纵、横径比1:1.2,颈部较粗(约3厘米),单球重150~200克。麟茎细嫩,纤维少,辣味较轻而略甜。鳞茎含水量较少,耐贮藏。每666.7平方米产鳞茎1500~2000千克。

    栽培技术

    选用品种

    黄皮葱头早熟品种选用极早生金球二号、锦球等品种;中早熟品种选用黄金大玉葱、泉州中甲高黄、泉州黄二号;晚熟品种选用红叶三号、大宝等品种。黄皮葱头不可自留种,以免造成损失。

    培育壮苗

    壮苗标准为3叶一心,株高15~20厘米,茎粗0.5~0.7厘米。培育壮苗措施如下:

    ①苗床选择与培肥选择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中性壤土作苗床,每亩大田需苗床50平方米。播种前15天应施入优质土杂肥耕翻培肥。

    ②适期精细播种

    葱头属绿体春化作物,适宜的播期是壮苗高产的关键。播种过早,冬前植株过大,易产生先期抽苔现象。播种迟,冬前植株小、冻害重,返青生长慢,产量低。一般以9月中旬播种为宜。每亩大田需种子150克。播种前首先将苗床整成宽1.2~1.5米的畦,将畦面耧细耙平后,灌足畦面底墒水,水渗后将种子分两次均匀撒播于苗床,然后覆细土1~1.5厘米厚。覆土薄厚要一致。覆土后亩用33%菜草通15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防除杂草。同时撒施毒饵防治地下害虫。为确保全苗,播后一定要用稻麦草或草毡遮荫,一般5~7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去除覆盖物。

    ③苗期管理

    出苗后,根据葱苗长势及土壤墒情适时浇一次小水。若发现幼苗瘦弱,可结合浇水每亩苗床施5公斤尿素,旺苗适当控水促使健壮生长。若发现杂草人工及时拔除,若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皮肤黝黑,相貌丑陋。
  • 详细解释
    黄皮葱头是一个由形容词和名词组成的成语,形容一个人的皮肤黝黑,相貌丑陋。黄皮指的是皮肤颜色比较黝黑,葱头则是指形状不太好看的头部。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的相貌不好看,外表丑陋。
  • 使用场景
    黄皮葱头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相貌不好看,外貌丑陋。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但需要注意使用的场合和方式,以免冒犯到他人。
  • 故事起源
    关于黄皮葱头的故事并没有具体的起源,它是一种形容词和名词的组合,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的外貌特征。由于黄皮葱头是一个比较贬义的词语,因此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故事与之相关。
  • 成语结构
    黄皮葱头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形容词和名词的结合。黄皮表示皮肤黝黑,葱头表示头部形状不好看。
  • 例句
    1. 他长得真是个黄皮葱头,一点也不好看。2. 这个演员虽然是个黄皮葱头,但是演技非常出色。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黄皮葱头的形象与一个相貌丑陋的人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关于成语的知识,了解它们的起源和含义。可以通过阅读成语故事书籍或者参加成语学习班来进一步学习成语的使用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皮肤黑黑的,像个黄皮葱头一样。2. 初中生:他长得真是个黄皮葱头,大家都笑他。3. 高中生:尽管他是个黄皮葱头,但他的内在美更重要。4. 大学生:不应该以外貌来评判一个人,黄皮葱头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