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 音:cù tà
- 注 音:ㄘㄨˋ ㄊㄚˋ
- 繁体字:
-
- 基本解释
亦作“蹵躢”。见“ 蹴踏 ”。
-
- 基本含义
- 指踢踏、蹦跳。
-
- 详细解释
- 蹴躢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蹴意指踢踏,躢意指蹦跳。合在一起,表示人或动物踢踏蹦跳的动作。
-
- 使用场景
- 蹴躢常用于形容人或动物欢快地踢踏蹦跳的情景。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人兴奋、激动或喜悦的心情。
-
- 故事起源
- 蹴躢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秋水》一篇中。故事讲述了庄子和他的学生观看秋天的景色,庄子看到鱼儿在水中蹦跳,便对学生说:“鱼在水中蹦跳,是为了快乐;人在世间蹴躢,亦应如此。”从此,蹴躢成为了形容人或动物欢快蹦跳的成语。
-
- 成语结构
- 蹴躢由两个动词组成,表示踢踏和蹦跳的动作。
-
- 例句
- 1. 小孩子看到糖果,高兴地蹴躢起来。2. 猴子在树上蹦蹦跳跳,好像非常开心。
-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蹴躢的发音与“粗糙陶器”进行联想,想象一个粗糙陶器在地上踢踏蹦跳的情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蹴躢相关的成语,如蹦蹦跳跳、跃跃欲试等,来扩展对动作和情感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彩虹时,心里蹴躢着想要抓住它。2. 初中生:放假的时候,我和朋友们一起在海边蹴躢,玩得非常开心。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同学们都蹴躢着离开考场,放松了一下紧张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