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桮羹
yī bēi gēng
  • 拼 音:yī bēi gēng
  • 注 音:ㄧ ㄅㄟ ㄍㄥ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一杯浓汤。桮,亦作“ 盃 ”、“ 杯 ”。《史记·项羽本纪》:“ 汉王 曰:‘吾与 项羽 俱北面受命 怀王 ,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汉书·项籍传》作“一盃羹”。 唐 李亢 《独异志》卷下:“ 武宗 朝,宰相 李德裕 奢侈极,每食一杯羹,费钱约三万。”参见“ 分我杯羹 ”。

  • 基本含义
    指一次性吃完一桶饭菜,形容一个人胃口大或食量大。
  • 详细解释
    成语“一桮羹”由“一”、“桮”和“羹”三个字组成。“一”表示数量,表示一次性;“桮”是古代的一种容器,用来盛放酒;“羹”指的是菜肴。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一次性吃完一桶饭菜,形容一个人胃口大或食量大。
  • 使用场景
    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胃口大或食量大,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力强,一次性完成大量的工作。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晋书·王琰传》,讲的是晋朝时期,王琰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大胃王。有一次,王琰去拜访朋友,朋友端来一桶饭菜,本以为能够吃上好几次,结果王琰一次性吃完了,朋友非常惊讶。后来,人们就用“一桮羹”来形容一个人胃口大或食量大。
  • 成语结构
    Subject + 一桮羹
  • 例句
    1. 他真是一桮羹,一顿饭就能吃掉两大碗。2. 这个项目的工作量很大,但他一桮羹就完成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坐在桌子前,面前放着一桶饭菜,他一口气把饭菜吃完,形象地表达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食物相关的成语,如“大快朵颐”、“一飞冲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爸爸每次吃饭都能吃一桮羹,他的胃口真大!初中生:他一桮羹就完成了那么多作业,真是太厉害了!高中生:这个选手的食量真是惊人,他一桮羹就吃掉了一整桌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