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取
zé qǔ
  • 拼 音:zé qǔ
  • 注 音:ㄗㄜˊ ㄑㄩ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索取。 宋 苏辙 《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臣乞指挥发运司:今后诸道转运司出限不到米,依旧以发运司所糴米代发上京,而不得於诸道责取。”《明会要·刑二·决断》:“ 嘉兴 通判 庞安 获鬻私盐者送京师,而以盐赏获者。户部以其违例,罚赏盐入官,且责取罪状。”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班 超回 来后不几年, 北匈奴 统治者又进入 西域 地区,向 西域 各国限期责取欠租。”

  • 基本含义
    指对错误、过失进行追究和追责。
  • 详细解释
    责取是由“责”和“取”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责,表示责任、过失等;取,表示追究、查处等。责取指对错误、过失进行追究和追责,表示对行为不当者进行批评、惩罚或追究责任。
  • 使用场景
    常用于讨论追究责任、批评指责等情境中,特别是在处理事故、犯罪、违法等问题时。
  • 故事起源
    责取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告子下》:“不责取人之过,而责取己之过。”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别人的过错,而要反省自己的过错。后来,责取逐渐演变成成语,用来表达对他人错误行为的追究和批评。
  • 成语结构
    责取的结构是形容词+动词的形式。
  • 例句
    1. 他对公司的失误负有责取。2. 领导责取了他的错误行为。3. 我们应该对犯罪行为严肃地责取。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责取与“责任取得”相联想,即对责任进行追究和取得,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责无旁贷”、“取长补短”等,以提升词汇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责取了我没有完成作业的过失。2. 初中生:校长责取了那个学生在校园内乱扔垃圾的行为。3. 高中生:法官责取了被告人的违法行为,并做出了相应的判决。4. 大学生:教授责取了我们对学术诚信的忽视,提醒我们要严谨对待学术研究。以上是关于成语“责取”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