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侯
yuán hòu
  • 拼 音:yuán hòu
  • 注 音:ㄧㄨㄢˊ ㄏㄡ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诸侯之长。《左传·襄公四年》:“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与闻。” 杜预 注:“元侯,牧伯。” 孔颖达 疏:“牧是州长,伯是二伯,虽命数不同,俱是诸侯之长也。”《国语·鲁语下》:“元侯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 韦昭 注:“元侯,大国之君。”
    (2).指重臣大吏。 唐 羊士谔 《送张郎中赴凤翔府幕》诗:“仙郎佐氏谋,廷议宠元侯。” 唐 杜牧 《中丞业深韬略志在功名》诗:“八部元侯非不贵,万人师长岂无权。”

  • 基本含义
    指官职高位的人。
  • 详细解释
    元侯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元”指的是封建时代的官职“元帅”,意为最高军事指挥官;“侯”指的是封建时代的官职“侯爵”,意为封地的统治者。元侯一词合起来表示官职高位的人,多指权力和地位高的人。
  • 使用场景
    元侯一词多用于形容权位高的官员、领导或者有很高地位的人。可以用来称赞某人在职位上的卓越表现,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权力和地位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 故事起源
    元侯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封建社会。在古代,元帅是最高军事指挥官,侯爵则是封地的统治者。而元侯一词则是将这两个官职合并起来,形容官职高位的人。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他在政府工作多年,终于成为了元侯。2. 这位企业家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为了商界的元侯。
  • 记忆技巧
    记忆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元帅和侯爵这两个官职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元帅和一个侯爵并肩站在高位上,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高度。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权力和地位相关的成语,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高高在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长大了要当元侯,保护国家!2. 小学生:爸爸是公司的元侯,每天都很忙。3.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是个元侯,大家都很尊敬他。4. 高中生:他在学校的社团里是个元侯,组织了很多活动。5. 大学生:他在学术界是个元侯,发表了很多重要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