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
jì jì
  • 拼 音:jì jì
  • 注 音:ㄐㄧˋ ㄐ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寂寂 jìjì
    [still;quietly;silently] 形容寂静
    寂寂人定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庭院寂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寂寂荒山

  • 详细解释

    (1).寂静无声貌。 三国 魏 曹植 《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怳,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或羣或党,去来无方,乱我精爽。” 唐 王维 《寒食汜上作》诗:“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 宋 叶适 《叶君宗儒墓志铭》:“有百年之宅,千岁之田,前临清流,旁接高阜,亭院深芜,竟日寂寂。” 明 归有光 《项脊轩志》:“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侠五义》第二七回:“ 包兴 放下帐子,将灯移出,寂寂无声,在外伺候。” 冰心 《庄鸿的姊姊》:“炉火也似乎失了热气,我只寂寂地看着弟弟,弟弟却也寂寂地看着我。”
    (2).孤单;冷落。 汉 秦嘉 《赠妇诗》:“寂寂独居,寥寥空室。”《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阻隔孃孃,孤惸寂寂,徒步含啼。” 宋 苏轼 《纵笔三首》诗之一:“寂寂 东坡 一病翁,白鬚萧散满霜风。” 清 汪懋麟 《奉送益都公致政归里》诗:“宠荣终寂寂,去住贵惺惺。” 何其芳 《画梦录·哀歌》:“我为什么看见了一片黑影,感到了一点寒冷呢,因为想起那些寂寂的童时吗?”
    (3).犹悄悄。 唐 孟郊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昭成寺》诗:“ 洛 友寂寂约,省骑霏霏尘。” 元 顾瑛 《以玉山亭馆分题得金粟影》诗:“天风寂寂吹古香,清露泠泠湿秋圃。”《西游记》第六二回:“公主施能寂寂密密,又偷了 王母 灵芝,在潭中温养宝物。” 端木蕻良 《被撞破了的脸孔》:“只寂寂地咳嗽了两声,便和衣倒下。”

  • 基本含义
    寂寞、冷清
  • 详细解释
    寂寂形容环境冷清、人迹罕至的样子。寂寂暗示着孤独、寂寞和冷清,通常用来形容人迹罕至、无人问津的场景或环境。
  • 使用场景
    寂寂常用于描述荒凉的山野、冷清的街道、无人问津的场所等。也可以用来形容心情低落、孤独寂寞的状态。
  • 故事起源
    目前尚未发现“寂寂”这个成语的具体起源故事。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1. 这个偏远的村庄寂寂无人,几乎没有人愿意去。2. 在大雨过后,街道变得寂寂冷清,没有人愿意出门。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寂寂”与“寂寞”进行联想,因为它们的发音相似,含义也有一定的关联。另外,可以将“寂寂”与冷清、无人问津的场景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寂寂相关的成语,如“寂寞寥落”、“寂然无声”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学校放假了,校园变得寂寂无声。2. 初中生:在寒假里,我一个人在家,感觉很寂寂。3. 高中生:毕业后,同学们都各奔东西,教室变得寂寂冷清。4. 大学生:放假期间,校园变得寂寂无人,只有几个留校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