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钓
yú diào
  • 拼 音:yú diào
  • 注 音:ㄧㄩˊ ㄉㄧ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钓鱼。《后汉书·宦者传·曹节》:“盗取御水以作鱼钓,车马服玩拟於天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 少翁 是县人,遭 秦 之乱,鱼钓隐身,坠渊而死。”亦指隐居不仕。 唐 岑参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诗:“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 基本含义
    指以鱼钓为借口,实际目的是捕捉其他东西的行为。
  • 详细解释
    鱼钓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渔猎文化。在古代,人们通常使用鱼饵来吸引鱼儿,然后利用鱼钩将其捕捉。因此,鱼钓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以鱼钓为借口,实际目的是捕捉其他东西的行为。
  • 使用场景
    鱼钓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以某种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然后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某人表面上是为了学习而向别人请教问题,实际上却是为了接近对方并寻求其他利益。这种行为常常被认为是不诚实和不道德的。
  • 故事起源
    关于鱼钓成语的起源,有一则古代的故事。相传,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年轻人非常喜欢钓鱼。他常常到附近的河流或池塘钓鱼,并且总是能够钓到很多鱼。村里的人都很羡慕他的钓鱼技巧。然而,有一天,有人发现这个年轻人并不是真的喜欢钓鱼,而是为了偷偷观察村里的女子们洗澡而到河边钓鱼。这个故事后来就演变成了成语“鱼钓”。
  • 成语结构
    鱼钓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鱼”和“钓”。
  • 例句
    1. 他总是以学习为借口,实际上是在鱼钓。2. 她表面上是帮助别人,实际上却是在鱼钓。3. 这个人总是利用别人的好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真是个鱼钓之徒。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鱼的形状和钓鱼的动作与成语“鱼钓”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钓鱼,但他的钓竿上没有鱼钩,这个人的真正目的是想抓住鸟儿。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鱼钓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鱼钓相关的成语,如“以鱼驱蝇”、“鱼目混珠”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以帮助同学做作业为借口,实际上是想看他的答案,真是个鱼钓之徒。2. 初中生:他总是以请教老师问题为借口,实际上是想接近老师并争取更好的成绩,真是个鱼钓之徒。3. 高中生:她表面上是为了和同学交流而组织学习小组,实际上是想通过这个机会接近她心仪的男生,真是个鱼钓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