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夹膝
zhú jiā xī
  • 拼 音:zhú jiā xī
  • 注 音:ㄓㄨˊ ㄐㄧㄚ ㄒ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即竹夫人。 唐 陆龟蒙 有《以竹夹膝寄赠袭美》诗, 皮日休 有《鲁望以竹夹膝见寄因次韵酬谢》诗。参见“ 竹夫人 ”。

  • 基本含义
    形容人坐得端正,姿势端庄。
  • 详细解释
    竹夹膝的意思是比喻人坐得端庄,像竹子夹住膝盖一样。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的坐姿端庄,态度庄重。
  • 使用场景
    竹夹膝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夸奖人坐姿端庄、仪态优雅,比如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公众场合保持端庄的形象。
  • 故事起源
    竹夹膝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宋时期,当时有一位名叫王献之的学者,他在读书的时候总是坐得端庄,像竹子夹住膝盖一样。因为他坐姿端庄,所以人们就用“竹夹膝”来形容他。
  • 成语结构
    竹夹膝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竹”是名词,表示竹子;“夹”是动词,表示夹住;“膝”是名词,表示膝盖。
  • 例句
    1. 他坐得端庄,真是个竹夹膝的好学生。2. 在公众场合,我们应该保持竹夹膝的形象。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坐在竹子上,膝盖被竹子夹住,保持端庄的姿势。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仪态、姿势有关的成语来扩展词汇量,比如“仪态万方”、“举案齐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学会竹夹膝的坐姿。2. 初中生:参加比赛时,我们要注意保持竹夹膝的形象。3. 高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们应该在大会上坐得端庄,像竹夹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