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枉过当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jiǎo wǎng guò dāng ㄐㄧ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ㄉㄤ

    矫枉过当(矯枉過當) 

    同“ 矫枉过正 ”。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石公 此论,未为不是;惜乎矫枉过当,遂开后人口实。” 清 施闰章 《重刻<何大复诗集>序》:“盖文人矫枉过当,有为而言也。”

  • 基本含义
    指修正错误或解决问题时,过于偏激或过分强调而使问题更加复杂或产生新的问题。
  • 详细解释
    矫枉过当是一个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矫枉指纠正错误或修正偏差,过当指过于偏激或过分强调。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在解决问题或修正错误时,采取的方法或态度过于极端或不恰当,导致问题更加复杂或产生新的问题。
  • 使用场景
    矫枉过当常用于批评别人的行为或决策过于极端或不合理。它可以用来指责某人在解决问题时过于激进,或者在修正错误时采取了过分强硬的手段。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在解决问题时要避免过度和不恰当的行为。
  • 故事起源
    矫枉过当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九年》中的一段故事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阆苑令的官员,他在修整阆苑时,过于激进地砍伐了树木,导致阆苑的景观受到了破坏。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成成语矫枉过当的来源。
  • 成语结构
    矫枉过当是一个由两个动词和一个副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矫枉是动词矫正的动宾结构,过当是副词过和动词当的结合。
  • 例句
    1. 他在解决问题时总是矫枉过当,结果问题越来越复杂。2. 这个项目的管理层在决策时犯了矫枉过当的错误,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矫枉过当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修正一条弯曲的线时,过于用力把线拉直,结果线断了。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住矫枉过当表示过于偏激或过分强调,导致问题更加复杂或产生新的问题。
  • 延伸学习
    矫枉过当是中国语言中的一个常用成语,通过学习这个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国文化中的智慧和哲理。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修正错误、解决问题相关的成语,如有过之而无不及、欲速则不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取得好成绩,每天都学习到很晚,但这种学习方法有点矫枉过当。2. 初中生:他为了减肥,每天只吃一个苹果,这种节食方式有点矫枉过当。3. 高中生:他为了保护环境,每天都骑自行车上学,即使下雨也不搭乘公交车,这种环保行为有点矫枉过当。4. 大学生:他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每天都在网上投简历,但这种方法可能有点矫枉过当。5. 成年人: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每天加班到很晚,这种工作方式有点矫枉过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