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株
kū zhū
  • 拼 音:kū zhū
  • 注 音:ㄎㄨ ㄓ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枯槁的根株。 汉 焦赣 《易林·蒙之兑》:“霜冷蓬室,更为枯株。” 唐 韩愈 《昼月》诗:“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株女闭户。” 宋 范成大 《科桑》诗:“斧斤留得万枯株,独速槎牙立暝途。” 金 元好问 《送诗人李正甫》诗:“阳和入枯株,靄靄含芳津。” 明 宋濂 《故封承事郎给事中王府君墓版文》:“夜将半,邻斋灯火尽灭,府君独焚膏挟册,危坐如枯株。”

  • 基本含义
    指已经枯死的树木或植物,比喻已经没有生命力或没有发展前途的人或事物。
  • 详细解释
    成语“枯株”由两个字组成,其中“枯”表示干枯、没有生命力,而“株”表示植物的根部。成语的意思是指已经干枯死亡的树木或植物,引申为比喻已经没有生命力或没有发展前途的人或事物。它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已经没有希望或没有出路。
  • 使用场景
    成语“枯株”通常用于贬义的语境中,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已经没有生命力、没有希望或没有前途。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缺乏进取心、不思进取、无法发展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项目、计划或事业已经无法继续发展或没有前途。
  • 故事起源
    成语“枯株”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农民在田间种植作物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枯死的树木或植物。这些枯株没有生命力,无法生长,只能被当作无用的废物。因此,人们将这种已经枯死的树木或植物比喻为没有生命力或没有前途的人或事物。
  • 成语结构
    枯株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已经是个枯株了,再也没有任何进步的可能性。2. 这个项目已经是个枯株,没有继续投资的必要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成语“枯株”。可以想象一个干枯的树木,没有叶子也没有花朵,表示它已经没有生命力了。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或新闻来了解更多关于“枯株”的用法和例子,以加深对该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棵树上的枯株已经没有生命力了。2. 初中生:他已经是个枯株了,再也无法进步。3. 高中生:这个项目已经是个枯株,没有继续投资的必要了。4. 大学生:他的事业已经成为了一个枯株,没有任何发展的希望。5. 成年人:这个公司已经是个枯株,没有任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