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贼
wǔ zéi
  • 拼 音:wǔ zéi
  • 注 音:ㄨˇ ㄗㄟ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道教谓命、物、时、功、神为五贼。《阴符经》上:“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张果 注:“五贼者,命、物、时、功、神也……故反经合道之谋其名有五,圣人禪之乃谓之贼,天下赖之则谓之德。故贼天之命,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 黄帝 所以代 炎帝 也。贼天之物,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帝 尧 所以代帝 挚 也。贼天之时,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帝 舜 所以代帝 尧 也。贼天之功,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 大禹 所以代帝 舜 也。贼天之神,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 殷汤 所以革 夏 命也, 周武 所以革 殷 命也。故见之者昌,自然而昌也。” 清 钱谦益 《炼丹台》诗:“六相资辅弼,五贼收狂癲。”
    (2).指五种有害禾稼的东西。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正五刑以去五虐,繁五稼而除五贼。”
    (3).五种自伤致疾之事。 清 唐甄 《潜书·厚本》:“思淫心疾,气淫肝疾,味淫脾疾,饮淫肺疾,色淫肾疾。此五者,内自贼者也。五贼日蚀,则渐伤而中虚,以成内疾。”

  • 基本含义
    指五个罪犯或恶徒。
  • 详细解释
    五贼是由“五”和“贼”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五表示数量,贼表示犯罪分子。五贼指的是五个罪犯或恶徒,表示一群坏人。
  • 使用场景
    五贼一词通常用于形容一群坏人或犯罪团伙。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群共同从事不正当活动的人。
  • 故事起源
    五贼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民间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五个贼匪经常在山林中作案,他们行事狡猾,作案手法高明,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后来,这五个贼匪被官府抓获并绳之以法。人们为了警示后人,将这五个贼匪称为五贼,用以形容坏人。
  • 成语结构
    五贼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五”和“贼”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这个团伙里有五贼,他们一起犯下了很多罪行。2. 那些五贼终于被抓获归案了,不再为非作歹。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五贼”与五个犯罪分子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五个贼匪在山林中行动,制造恐怖和混乱的场景。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三贼”、“七贼”等,来扩展对于坏人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五贼是坏人的意思,我们要远离坏人。2. 初中生:这个小说里有一个团伙,里面有五贼,他们的计划总是很狡猾。3. 高中生:这个电影讲述了一个犯罪团伙的故事,他们被称为五贼,他们的行动让人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