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玉
pèi yù
  • 拼 音:pèi yù
  • 注 音:ㄆㄟˋ ㄧㄩ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佩玉 pèiyù
    (1) [jade weared by baron]∶贵族身上所佩戴的玉器
    (2) [wear jade article]∶佩戴玉器

  • 详细解释

    (1).古代系于衣带用作装饰的玉。《礼记·玉藻》:“君子在车,则闻鸞和之声,行则鸣佩玉。”《左传·哀公二年》:“大命不敢请,佩玉不敢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 叔仪 乞粮於 鲁 人,歌佩玉而呼庚癸。” 唐 刘长卿 《游四窗》诗:“长笑天地宽,仙风吹佩玉。”
    (2).佩带玉饰。《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刘文正 ﹞真有冠冕佩玉之风。”
    (1).用作佩饰之玉。《大戴礼记·保傅》:“下车以珮玉为度。”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诗:“蹇步何堪鸣珮玉,衰容不称著朝衣。” 金 元好问 《范文正公真赞》:“朱衣玄冠,珮玉舒徐。”
    (2).佩挂玉饰。 宋 张元干 《沁园春·梦与道人对歌》词:“任紆朱拖紫,围金珮玉,青钱流地,白璧如坻。”《群音类选·扊扅记·梦回纪怨》:“无心翻贝叶,有梦逐桃花,珮玉衣霞,女菩萨从天下。”
    (3).借指百官。 宋 陆游 《立春前四日谢雪方拜天庆庭中雪复作》诗:“珮玉珊珊謁众真,竟烦一雪慰疲民。”

  • 基本含义
    指佩戴玉器,比喻人品高尚或者具有卓越才能。
  • 详细解释
    佩玉是由“佩”和“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佩,指系在腰带上的饰物;玉,指玉石。佩玉原指佩戴玉器,后来引申为比喻人品高尚或者具有卓越才能。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人的品德和才华就像佩戴在身上的珍贵玉石一样宝贵和珍重。
  • 使用场景
    佩玉一词多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或者才能出众的情况。可以用于赞美有德有才的人,也可以用于自我表达自己的优秀之处。
  • 故事起源
    佩玉一词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王孙无忌,戴佩玉。”故事中的王孙无忌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戴着玉器,象征着他的高尚品质和出众才能。后来,人们就用“佩玉”来形容具有卓越才能或高尚品德的人。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 例句
    1. 他的各项能力都非常出色,可以说是佩玉之人。2. 她的品德高尚,真是一个佩玉之女。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佩戴玉器”的形象,将佩玉与高尚品德或卓越才能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人佩戴着珍贵的玉石,象征着他的高尚品德和才华。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和才能相关的成语,如“德才兼备”、“才华横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佩玉之人,学习成绩特别好。2. 初中生:她的演讲能力很强,真是一个佩玉之女。3. 高中生:他不仅成绩优异,还是一位佩玉之才。4. 大学生: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出色,堪称佩玉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