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家奴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这是一句贬损人的话,典出《三国演义》中的吕布。“三姓家奴”意在讽刺他反复无常。

    吕布本姓吕,曾为丁原帐下效力,丁原待他不薄,倚为股肱。后董卓派人劝降,以赤兔宝马,一千两黄金,数十颗明珠,一条玉带换来了绝世无双的飞将吕布。吕布反叛入董卓帐下之时,杀死了丁原。吕布入董卓麾下,拜董卓为义父,但之后又因为貂禅认王允为义父并杀了董卓。自此落得了一个反复无常的恶劣形象。

    董卓自知自己凶暴,为人所恶,所以时常要吕布作自己的侍卫及守中阁;不过,董卓性格又十分猜疑,曾因小许失意而向吕布掷出手戟,又吕布与董卓的婢女有染,恐怕事情被董卓发觉,所以心中十分不安。

    当时,王允、士孙瑞、杨瓒等密谋暗杀董卓,于是拉拢吕布,吕布答应,成功刺杀董卓。

    吕布成为丁原、董卓和王允的义子,几乎忘了自己姓吕,所以张飞说他是三姓家奴

    但也有人认为,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吕布都未曾拜丁原为父。

  • 详细解释


     后世对那些毫无操守、随意受权势支配、没有独立自主意识的人,形容为“三姓家奴”。

    现亦用以形容韩国。众所周知,韩国人即古时之高丽人,古高丽千百年来都是古中国的附庸朝臣;到了近代,高丽又被日本殖民统治;最后,进入韩国时代,一直受美国卵翼保护至今。

    韩国人的这种三姓家奴身世,造就了韩国人处世的乖戾颟顸性格。集中表现在就是对旧主只知一味怀恨,不懂丝毫念恩。

    伊布拉希莫维奇

    伊布因为曾经在效力尤文时加入死敌国米,后来又来到巴萨,所以在中国球迷心中,伊布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三姓家奴

  • 基本含义
    指被人欺辱、压迫,没有尊严和自由的人。
  • 详细解释
    三姓家奴源自明代小说《西游记》,原意是指被三个姓氏的人欺压、奴役的人。后来,这个成语演变为形容被人欺负、压迫,没有尊严和自由的人。
  •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形容被人欺辱、压迫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任人欺凌、屈服于权势的人。
  • 故事起源
    三姓家奴最早出现在明代小说《西游记》中。故事中,孙悟空在花果山上被三个姓氏的妖怪欺压,因此他用“三姓家奴”来形容自己受到的压迫和奴役。
  • 成语结构
    三姓家奴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这个公司的员工被老板当作三姓家奴,没有任何权益。2. 我们不能再做三姓家奴,应该争取自己的尊严和权利。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三姓家奴”与被欺压、奴役的人联系起来。可以通过将这个成语与相关的情景或故事进行联想,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以及其他与压迫、奴役相关的成语,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对我们做三姓家奴,不让我们参加活动。2. 初中生:在班级中,有些同学总是欺负弱小的同学,像三姓家奴一样。3. 高中生:我们不能再被父母当作三姓家奴,应该争取自己的独立和自由。4. 大学生:在职场上,我们不能被老板当作三姓家奴,应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