饷鞘
xiǎng qiào
  • 拼 音:xiǎng qiào
  • 注 音:ㄒㄧㄤˇ ㄑㄧ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旧时地方政府装盛送缴中央政府的税收银两所用的木筒。遂以指缴纳的税款。《清会典事例·兵部一四五·驿费二》:“又奏定,各省驛递运送餉鞘等项,额夫不敷,雇觅民夫,以百里为一站,每名每站给银一钱。”《清会典事例·兵部一六○·疆护》:“嗣后凡解送餉鞘,如係经由大道,知会地方官弁护送。”

  • 基本含义
    指以饷的鞘作为抵押物,借贷时用以表示抵押物的价值。也用来形容贫困至极,没有任何值得抵押的东西。
  • 详细解释
    饷鞘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在古代,人们常常以粮食作为主要的交换货币,而饷鞘则是表示这些粮食的袋子。当一个人贫困到连饷鞘都无法抵押时,说明他已经没有任何值得抵押的东西了,形容他的贫困程度极高。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贫困至极,没有任何财产或价值可言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或者形容某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困难。
  • 故事起源
    饷鞘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形态。在古代,以粮食作为交换货币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当一个人贫困到连粮食袋子都无法抵押时,说明他已经没有任何财产可言,贫穷至极。这个成语的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贫困的程度。
  • 成语结构
    饷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饷”表示粮食,“鞘”表示袋子。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贫困至极的情况。
  • 例句
    1. 他的生活贫困到连饷鞘都没有了。2. 这个地区的经济困难,已经到了饷鞘的地步。
  •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贫困到连粮食袋子都没有了的情景。可以将“饷鞘”这个词语与贫困、困难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想。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有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以粮食作为交换货币的形式。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形容贫困的成语,比如“一无所有”、“寸步难行”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家境贫困,连饷鞘都没有了。中学生:这个国家的经济困难已经到了饷鞘的地步。大学生:他的生活贫困到连饷鞘都没有了,真是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