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索
tà suǒ
  • 拼 音:tà suǒ
  • 注 音:ㄊㄚˋ ㄙㄨㄛ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走索。杂技的一种,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又称踏绳。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餘里,击丸、蹴踘、踏索、上竿。”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壬·张三店女子》:“我家本微薄,亦曾去从路岐为踏索之技,所以习熟。”《文献通考·乐二十》:“絙戏, 汉 世以大丝绳繫两柱头閒,相去数丈,两倡对舞,行於绳上,对面道逢,肩相切而不倾。 张衡 所谓‘跳丸劒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是也。 梁 三朝伎谓之高絙,或曰戏绳,今谓之踏索焉。” 许地山 《女儿心》:“她学会些江湖伎俩,如半截美人、高跷、踏索、过天桥等等。”

  • 基本含义
    小心翼翼地探索、寻找、摸索。
  • 详细解释
    踏索是一个动词短语,由“踏”和“索”两个字组成。踏指脚步,索指搜索,踏索的意思是小心地踩着脚步去搜索、探索。
  • 使用场景
    踏索常用于形容人们在未知领域、困难环境中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它用来形容人们在新的工作、学习或生活环境中,需要经过一番努力和摸索才能逐渐了解和适应。
  • 故事起源
    踏索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王思聪的人,为了找回失散多年的儿子,他每天都到集市上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希望能够引起儿子的注意。他一边走一边喊,一边摸索着寻找,因此形成了“踏索”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动词短语。
  • 例句
    1.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们要踏索前进,不断学习和适应。2. 学习一门新的技能需要踏索摸索,才能掌握其中的奥秘。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踏”字和“索”字的意思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踏表示脚步,索表示搜索,将这两个字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小心翼翼地探索、寻找。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例句和故事来加深对踏索的理解和应用。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探索、寻找相关的成语,如“摸不着头脑”、“寻根究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森林里踏索前进,小心翼翼地寻找迷路的小动物。2. 初中生:我们要踏索前进,努力学习,为未来的大学做好准备。3. 高中生:在研究新的科学领域时,我们必须踏索前行,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4. 大学生:创业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踏索摸索,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策略。5. 成年人: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我们要踏索前进,学习和适应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