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杵
xiāng chǔ
  • 拼 音:xiāng chǔ
  • 注 音:ㄒㄧㄤ ㄔ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捣衣棒槌的美称。 汉 班婕妤 《捣素赋》:“於是投香杵,叩玫砧。” 北魏 温子昇 《捣衣》诗:“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

  • 基本含义
    指道教中用来驱邪、辟邪的法器。
  • 详细解释
    香杵是一种道教法器,用来燃烧香火,具有辟邪、驱邪的作用。在道教中,香杵被视为具有神圣力量的物品,可以用来祭拜神明,驱除邪恶力量。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具有驱邪、辟邪的能力。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具有威力,能够迅速解决问题。
  • 故事起源
    香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道教信仰。道教认为,香杵具有驱邪、辟邪的功能,并且可以祭祀神明。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香杵来驱除邪恶力量,保护自己的家庭和身体。
  • 成语结构
    主要由“香”和“杵”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声音就像一根香杵,震得大家心惊肉跳。2. 这个法器就像一把香杵,可以辟邪驱邪。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香杵”这个成语与道教的信仰联系起来,想象自己手持香杵,驱除邪恶力量,保护自己的家庭和身体。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道教信仰和道教法器的知识,深入了解香杵在道教中的作用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手持香杵,驱走了恶梦。2. 初中生:他的声音就像一根香杵,震得大家心惊肉跳。3. 高中生:这个法器就像一把香杵,可以辟邪驱邪。4. 大学生:她的演讲就像一根香杵,让人印象深刻。5. 成人:他的决心就像一把香杵,能够迅速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