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襟
sù jīn
  • 拼 音:sù jīn
  • 注 音:ㄙㄨˋ ㄐㄧ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本心。亦指平素的襟怀。 晋 陶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文选·王僧达<答颜延年>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 李周翰 注:“素,本也。清淑之气自盈於本心。” 唐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友书怀》诗:“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明 张景 《飞丸记·园中落阱》:“总生在秋江,素襟晚节何损,堪羡他老景含芳,谁管他阳春花阵。”
    (2).素袍之襟。 唐 戴叔伦 《抚州处士胡泛见送》诗:“悽然诵新诗,落泪霑素襟。” 唐 武元衡 《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诗:“忧悔耿遐抱,尘埃緇素襟。”

  • 基本含义
    素襟指的是心地纯洁、为人正直的品质。
  • 详细解释
    素襟是由“素”和“襟”两个字组成。素指的是白色,引申为纯洁、朴素;襟指的是衣襟,引申为内心。素襟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内心纯洁、为人正直,没有丝毫的虚伪和不良动机。
  • 使用场景
    素襟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行高尚,为人诚实守信,不做虚伪的事情。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 故事起源
    素襟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抑》:“素襟丝素袍,惟君好好。”这是一首描述古代贤明君主的诗歌,表达了对君主高贵品行的赞美。后来,素襟逐渐演变为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 成语结构
    素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 例句
    1. 她平时待人真诚,从不做虚伪的事情,真是个素襟之人。2. 这位老师平易近人,为人正直,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是个素襟之士。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素襟”与“白色衣襟”联想在一起,白色代表纯洁,而衣襟则代表内心。通过这个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素襟”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史记》等,了解更多关于素襟的典故和应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是个素襟之人,从不欺负同学,经常帮助别人。2. 初中生:老师平时待人真诚,为人正直,是个素襟之士。3. 高中生: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为人诚实守信,是个素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