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粒松
wǔ lì sōng
  • 拼 音:wǔ lì sōng
  • 注 音:ㄨˇ ㄌㄧˋ ㄙㄨㄙ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松的一种。因一丛五叶如钗形而得名。或以为五粒之粒当读为鬣,讹为粒,每五鬣为一叶。故又称“五鬣松”。一说,一丛有五粒子,形如桃仁,可食,因以粒名之。 唐 李贺 有《五粒小松歌》。《太平御览》卷九五三引 周景式 《庐山记》:“ 石门巖 即松林也。南临 石门涧 ,涧中仰视之,离离駢麈尾,号为麈尾松,西岭异然如马鬣,又叶五粒者,名五粒松。” 清 顾炎武 《送李生南归寄戴笠锡阐二高士》诗:“ 华山 五粒松,寄向 江东 去。”参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 宋 吴聿 《观林诗话》。

  •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坚固耐用,不易倒塌或破损。
  • 详细解释
    五粒松是指五个松木柱子搭建的支撑结构,因其坚固耐用而得名。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坚固不倒,不容易被摧毁或破坏。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坚强意志、刚毅性格,也可以用来形容建筑物、桥梁等坚固耐用的结构。
  • 故事起源
    五粒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建筑工程。在古代,建筑物的支撑结构往往使用木材搭建,而松木因其纹理坚韧、耐久性好而成为理想的材料。五粒松就是使用五个松木柱子搭建的支撑结构,因其坚固耐用而被人们称为“五粒松”。
  • 成语结构
    五粒松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五”、“粒”、“松”三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意志坚如五粒松,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到底。2. 这座桥梁采用了五粒松的支撑结构,经得起任何自然灾害的考验。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五粒松”。想象五颗松树排成一排,形成坚固的支撑结构,象征着坚固耐用的意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和结构,以及其他类似的形容词性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爷爷像五粒松一样坚强,从不轻易放弃。2. 初中生:这座城市的建筑物都像五粒松一样牢固,经得起时间的考验。3. 高中生:他的意志像五粒松一样坚定,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坚持到底。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设计结构就像五粒松一样稳固,能够承受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