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气
mǔ qì
  • 拼 音:mǔ qì
  • 注 音:ㄇㄨˇ ㄑ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犹养气。 唐 刘禹锡 《杂著·鉴药》:“今夫藏鲜能安穀,府鲜能母气,徒为美疹之囊橐耳,我能攻之。”
    (2).能生成它物的物体。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一》:“金者水之母,母气衰,故子气旺也。”

  • 英文翻译

    1.mother-qi

  • 基本含义
    母气指的是母亲的气质和性格特点,也可以泛指母亲的影响力和教育方式。
  • 详细解释
    母气一词起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孟子·滕文公上》。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母亲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母气包含了母亲的温柔、关爱、耐心、理解和教导,对子女的成长和个性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 使用场景
    母气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具有母亲般的温柔、关心和爱护他人的品质。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或性格特点受到母亲的影响。
  • 故事起源
    母气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故事中,滕文公向孟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孟子回答说:“夫人之于夫,母之于子,德之舆也。母气者,所以载德也。”意思是说,妻子对丈夫的影响如同母亲对子女的影响一样重要,母气是传承德行和品德的载体。
  • 成语结构
    母气由两个字组成,母指母亲,气指气质、性格。
  • 例句
    1. 她的温柔和关爱让她的孩子们都受到了母气的熏陶。2. 这位老师对学生充满了母气,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母气”:1. 关联记忆:将“母气”与母亲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母亲的温柔和关爱,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成语的含义。2. 创造联想:将“母气”与“母鸡”联想在一起,母鸡对小鸡的呵护和保护也是一种母气。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母气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中对母亲的尊重和关爱的传统观念,以及母亲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角色。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对我充满了母气,她总是温柔地教导我。2. 初中生:她的母气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关爱。3. 高中生:我妈妈的母气让我变得更加独立和坚强。4. 大学生:我的妈妈是一位充满母气的女性,她的教育方式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