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荒
luò huāng
  • 拼 音:luò huāng
  • 注 音:ㄌㄨㄛˋ ㄏㄨㄤ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动)离开大路,向荒野逃去(多见于早期白话)。
    [构成]
    动宾式:落|荒
    [例句]
    落荒而逃。(作状语)

  • 英文翻译

    1.take to the wild

  • 详细解释

    ◎ 落荒 luòhuāng
    [take to the wilds] 离开大路,向荒野逃去。比喻失败而逃命
    我诈败落荒的走。——佚名《小尉迟》
    落荒而逃
    (1).向荒野(逃去)。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三折:“我诈败落荒的走,父亲必然赶将我来。”《水浒传》第五十回:“ 扈成 见局面不好,拍马落荒而走。”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七:“她只是像一个挨了打的狗,夹着尾巴……落荒而逃了。”
    (2).泛指逃跑。 瞿秋白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然而革命军进行的时候,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秦牧 《长街灯语·奇迹泉》:“不能战胜自己头脑里的私念,也会在半途掉队落荒。”
    (3).乱说。

  • 基本含义
    形容事情突然中断或无法继续进行。
  • 详细解释
    落荒源自于古代农业社会,荒地是指未耕种或未种植的土地,而落荒则是指农作物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及时的耕种或种植而荒废。在引申意义上,落荒指的是某个事情突然中断或无法继续进行。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各种突发事件导致工作、学习或计划的中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突然离开或消失。
  •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一书中。书中讲述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国君,他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有一天,孟尝君突然失踪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国内的事务因为国君的突然离开而陷入了混乱,人们形容这种突然中断的局面为“落荒”。
  • 成语结构
    落荒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落”是动词,表示事情的中断;“荒”是形容词,表示事情的状态。
  • 例句
    1. 他突然生病住院,公司的工作就落荒了。2. 这个项目因为资金问题而落荒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落荒”与农业社会中未耕种的荒地联系起来,形成图像联想。想象一个农田被荒废,作物没有得到及时的栽种和耕种,从而导致农田的荒芜。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农田、农作物相关的成语,如“一蹴而就”、“开天辟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因为突然下雨,我们的野餐计划落荒了。2. 初中生:老师突然生病请假,我们的课程安排就落荒了。3. 高中生:因为家庭经济问题,他不得不辍学,梦想就这样落荒了。4. 大学生:他因为突然有事离开了学校,让我们的合作项目落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