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索
jiāng suǒ
  • 拼 音:jiāng suǒ
  • 注 音:ㄐㄧㄤ ㄙㄨㄛ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疆域。谓按法制治理的国土。语出《左传·定公四年》:“ 聃 季 授土, 陶叔 授民,命以《康誥》而封於 殷 虚,皆启以 商 政,而疆以 周 索。” 杜预 注:“疆理土地以 周 法。索,法也。” 杨伯峻 注:“疆以 周 索,依 周 制画经界,分地理也。” 郭孝成 《云南光复记》:“ 中华 为 汉 族疆索, 满 清 窃据,实数万万同胞之耻。”

  • 基本含义
    疆土边界的索索,指边界争端或疆土纠纷。
  • 详细解释
    疆索一词由“疆土”和“索索”两个字组成。疆土指国家或地区的领土范围,而索索表示争取或索取。疆索的意思是指边界争端或疆土纠纷,形容两个国家或地区在领土问题上争执不休。
  • 使用场景
    疆索一词多用于描述国与国之间的领土纠纷,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之间的争吵或纠纷。它可以用来描述两国之间的边界争端,也可以用于描述两个人之间的争执不休。
  • 故事起源
    疆索一词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晋人索疆于齐。”这句话描述了晋国向齐国索要疆土的情景。后来,疆索逐渐成为一个常用词汇,用来形容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端。
  • 成语结构
    疆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成语结构。
  • 例句
    1. 这两个国家因为疆索问题一直争执不休。2. 他们之间的疆索已经持续了好几年,还没有得到解决。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疆索”拆分为“疆”和“索”两个部分来记忆。疆可以联想到国家的领土范围,而索可以联想到争取或索取的意思。将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就可以记住疆索的基本含义为边界争端或疆土纠纷。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疆土纠纷,例如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边界争端,或者中国与日本之间的钓鱼岛争端。这些案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疆索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小明因为一本书的归属问题产生了疆索。2. 初中生:两个国家因为疆索问题爆发了战争。3. 高中生: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疆索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