阍吏
hūn lì
  • 拼 音:hūn lì
  • 注 音:ㄏㄨㄣ ㄌ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守门的小吏。 唐 马总 《大唐奇事·管子文》:“閽吏谓曰:‘朝廷新命相国,大僚尚未敢及门,何布衣容易謁之邪!’”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六:“执政既日接客,至休日,则皆杜门不復通。閽吏亦以牓揭於门曰:‘假日不见客。’”

  • 基本含义
    指守卫城门的官吏,也比喻阻止或守护着某种事物的人。
  • 详细解释
    阍吏是古代守卫城门的官吏,主要负责检查进出城门的人和物。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指代守卫、看守某个事物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阻止或守护着某种事物的人。
  • 使用场景
    阍吏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守卫、看守、保护某种事物的人。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保安人员、警卫、门卫等。此外,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守护家庭、守护国家、守护梦想等的人。
  • 故事起源
    阍吏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用来描述齐国的守城官吏。在古代,城门是重要的防御设施,守卫城门的官吏的职责是确保城门的安全。因此,阍吏成为了守卫和保护的象征。
  • 成语结构
    阍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家里有个阍吏,晚上都不用锁门。2. 他是学校的阍吏,负责看守大门。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阍吏”拆分成“阍”和“吏”两个字来记忆。阍可以联想到守卫、看守的意思,而吏可以联想到官吏的含义。将这两个含义结合起来,就可以记住阍吏的意思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阍吏相关的成语,如“门卫”、“保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学校的阍吏负责看守大门,保护我们的安全。2. 初中生:他的爸爸是一名阍吏,每天都要守护着城门。3. 高中生:他在学校里当阍吏,负责维护秩序和安全。4. 大学生:政府雇佣了一批阍吏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5. 成年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阍吏,要守护好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