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佩
xián pèi
  • 拼 音:xián pèi
  • 注 音:ㄒㄧㄢˊ ㄆㄟ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衔在口中,佩在身上。引申为牢记,铭感。 三国 魏 曹植 《谢妻改封表》:“况臣含气,衔佩弘惠,没而后已。”佩,一本作“ 珮 ”。 南朝 宋 鲍照 《通世子自解启》:“感今惟昔,衔佩无已。”
    见“ 衔佩 ”。
    谓永志不忘。极言感念。 林纾 《赠光禄寺卿翰林院庶吉士宗室寿富公行状》:“伏乞编入忠义之传,以光泉壤,以慰忠魂,无任啣佩之至。”

  • 基本含义
    指把佩剑放在口中,表示忍辱负重。
  • 详细解释
    衔佩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衔"指的是放在口中,"佩"指的是佩剑。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忍辱负重,承受屈辱而不发作,就像把佩剑放在口中一样。
  • 使用场景
    衔佩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屈辱和困难时能够忍耐和承受,不轻易发作或抱怨。它常常用来形容有气量大、忍耐力强的人。
  •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项羽被刘邦围困时的情景。项羽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将佩剑衔在口中,表示宁可死在战场上也不愿屈服。这个故事形成了“衔佩”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
  •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一直衔佩忍耐,最终取得了成功。2. 她在面对挑战时总是能够衔佩忍耐,不轻易退缩。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衔"这个字与"口"联想起来,表示放在口中;"佩"这个字与"剑"联想起来,表示佩剑。通过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佩剑文化,以及其他与忍耐和承受有关的成语,如"忍辱负重"、"含冤莫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比赛中输了,但他衔佩继续努力,最后赢得了冠军。2. 初中生:面对挑战时,我们要像衔佩一样,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3. 高中生:他在家庭困境中衔佩忍耐,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