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口
jǔ kǒu
  • 拼 音:jǔ kǒu
  • 注 音:ㄐㄨˇ ㄎㄡ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犹众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如此之类,举口皆然。”
    (2).张口。《西游记》第四七回:“你不曾举口,怎么就吃了?”

  • 基本含义
    指言辞恭敬,谦虚恭敬地说话。
  • 详细解释
    表示对长辈或上级的尊敬和恭敬,言辞恭敬、谦虚恭敬地说话。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对长辈或上级的恭敬之态度,也可以用于形容对别人的尊敬和礼貌。
  • 故事起源
    成语“举口”源于古代的仕宦文化,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举口之辞,不为恭也。”意为言辞恭敬,不仅仅是表面的恭敬。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举”和“口”两个字组成,表示举起嘴巴,即言辞恭敬。
  • 例句
    1. 他对长辈总是举口恭敬,从不敢有丝毫不敬之意。2. 在长辈面前,我们要举口有礼,言谈举止要得体。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举口”与“举手”相对应,表示举起嘴巴和举起手的动作,帮助记忆其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尊敬和礼貌相关的成语,如“言行举止”、“谦谦君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我举口请问一下,可以去上厕所吗?2. 小学生:同学们,我们要举口有礼地向老师问好。3. 中学生:在家里,我总是举口恭敬地听父母的教诲。4. 大学生:在学术讨论中,我们要举口有礼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