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敕
mò chì
  • 拼 音:mò chì
  • 注 音:ㄇㄛˋ ㄔ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墨勅 ”。由皇帝亲笔书写,不经外廷盖印而直接下达的命令。《宋书·王昙首传》:“既无墨敕,又闕幡棨,虽称上旨,不异单刺。” 宋 司马光 《论夜开宫门状》:“虽陛下慈爱至深,然门闕之禁,不可不严。若以式律言之,夜开宫殿门及城门者,皆须有墨勅鱼符。”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 河北 盐法, 太祖皇帝 尝降墨勑,听民间贾贩,唯收税钱,不许官榷。”

  • 基本含义
    指皇帝亲自书写的诏书。
  • 详细解释
    墨敕是由“墨”和“敕”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墨指用于写字的黑色墨汁,敕指皇帝的诏书。墨敕指的是皇帝亲自书写的诏书,通常是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批准、赞许或奖励。
  • 使用场景
    墨敕一词多用于描述皇帝的诏书,因此在古代官方文书、历史小说、戏剧等场景中经常出现。在现代生活中,墨敕的使用较少,但可以用来形容由权威人士亲自下达的特殊指示或命令。
  • 故事起源
    墨敕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在古代,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们通常会亲自书写重要的诏书,以表达对臣民的赞许或命令。墨敕一词就是用来形容皇帝亲自书写的诏书。
  • 成语结构
    墨敕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义都很明确,结构简单清晰。
  • 例句
    1. 皇帝亲自写下的墨敕,给予了他最高的赞许。2. 这份墨敕是皇帝特意下达的命令,必须严格执行。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皇帝坐在宝座上亲自用墨汁写下的诏书,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重要批示。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以及皇帝的诏书制度,了解更多关于古代政治和文化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写了一封墨敕,表扬我在课堂上的表现。2. 初中生:学校校长发布了一份墨敕,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 高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古代皇帝的墨敕,了解了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方式。4. 大学生:研究生导师亲自给我写了一份墨敕,邀请我参加国际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