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拼音:
拼音:
注 音:
繁体字:
欧元村-简介
安徽歙县有个偏居皖南山区的小村叫槐塘,这里的村民精通欧洲货币兑换,因为他们挣的、用的都是欧元。槐塘不足一千的人口中,竟有逾半曾务工经商闯荡西欧,成为名扬江南的“欧元村”。
欧元村-历史沿革
采访团在欧元村采访
上世纪60年代,大量的温州移民来此安营扎寨,槐塘成了当地的“温州村”。改革开放之初,贫穷的槐塘人抢占先机,以当年徽商敢闯天下的精神,背着包袱和雨伞,沿着古丝绸之路步行,赤手空拳地开始闯荡欧罗巴。
不畏艰险的槐塘人在途中以打工谋生,挣了钱再乘车,挣不到钱就步行,就这样车步交替。中间的曲折磨难叫人不堪回首,有的因患病被迫半途返回,不少人即使到达目的地也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村民邱增权新婚不久,由于出境手续不全,只好一度滞留在途中,靠打工谋生长达几年。冬天,就连手脚都冻烂。国内的妻子眼见日日杳无音信,以为丈夫已经遭遇不测。后来邱增权在欧洲立足,回家探亲时,才惊讶地发现当年怀孕的妻子生下的孩子已经8岁。历经风霜雪雨的久别夫妻终于相逢,两人百感交集,令人为之动容。
最早去西欧的槐塘人胡克毓告诉记者,他1979年到达荷兰,尽管厨艺颇佳,却因语言不通,只得打工帮厨。后来,他辗转来到巴黎,找到一份帮人打工做皮革的活。同时,他一边动脑捕捉商业行情,一边努力学习当地语言。1985年,老胡觉得水到渠成,便自己开起了服装店,还办了餐馆,获得了永久居住权。事业有成后,胡克毓也没有忘记同胞,他千方百计,拖亲带故,帮助村里人实现出国赚钱致富的梦想。
敢于冒险,不畏艰难的槐塘人就是这样,靠着自己白手起家,同舟共济。如今,60%以上的槐塘人于欧洲发展事业,足迹遍布意大利、荷兰、法国、英国、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在欧洲,资产超百万元的槐塘“小老板”已不下百人,而槐塘村也名副其实地成为了皖南第一“华侨村”。
欧元村-人文理念
游子不忘回馈家乡,如今的槐塘村不仅古迹众多,文化璀璨,徽派民居和现代欧式别墅竞相辉映,农家现代家电、摩托车比比皆是,家家文明富裕,成为全民创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
这片沃土哺育的槐塘人爱家爱乡,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槐塘人始终不忘回报故乡,建设故乡。荷兰经商的程氏兄弟投资600多万元入股合办了包装厂;意大利经营皮件的吴先生回乡开办了箱包厂;西班牙创业的王永千先生则投资135万元购房兴业。
前两年,槐塘村的侨民自发捐款100余万元,用于建设村中道路拓宽工程 。当时,征地牵涉到50户村民,有的必须拆除新建的围墙,有的要整体拆除居住的房子。在困难面前,涉及房屋拆迁的侨属王永谦带头行动,拆掉了自家的三间店面房,他不仅不要补偿,还出资4万元买下隔壁的一间房,免费交给领导组拆迁。王永谦的行为让许多侨属作出了“不要拆迁补偿还要捐款修路”的决定。所有的侨属以户为单位参与捐款,多的1万元,少的也有5000元。现在,这条道路由原来的3.5米拓宽成7米,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还为进一步发展槐塘村的旅游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些闯荡异国他乡的“游子”,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每年春节都要回乡聚会,出资献策,支持兴办公益事业。
在外经商多年的朱景龙先生,几年前回到槐塘村。他投资80多万元用于开发景点,兴办旅游,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前来观光采风。德国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香港《大公报》等多家媒体先后来这里采访,拍摄影视片。
外出打工挣“外快”,在家的人也闲不下,村里青年农民刘秋星开发养殖业,成为全省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槐塘村成为家庭养殖和生态观光农业特色村。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留下的千古绝唱犹在耳边。槐塘村,这颗徽城西郊歙县的明珠,正越来越绽放它独特的魅力。
欧元村-发展现状
目前,全村已有近六成青壮年在意大利、荷兰、法国、英国、德国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务工经商。他们大部分从事餐饮、服装、皮革业。
随着资本的积累扩张,现在已有少数槐塘老板跳出异国他乡的店铺加工和餐饮服务行业,租用火车和飞机做起了跨国商贸生意,不少人已定居国外,槐塘成为皖南第一“华侨村”。在周边百姓眼里,槐塘是通往欧洲的“跳板”,落户槐塘就好似出了“国门”。
“今天的欧元兑换价是多少?”这是槐塘村村民见面最常问的一句话。凡有在欧洲务工的家庭都有欧元,当地银行存储的欧元大多来自“欧元村”。
2009年,槐塘人从欧洲赚回的利润折合5000多万元。如今槐塘村在欧洲资产超百万元的“小老板”已不下百人。